
文章插图
护肤品厂商为吸引消费者眼球,常会用各种宣传词语来夸大护肤品效果,在护肤品的产品介绍中,我们常看到纯天然、不含酒精、经皮肤科医生测试等字眼,可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纯天然:这个名词暗示产品成份来自植物或有机物,而不是人工合成 。“天然”这两个字似乎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但天然成分并不能保证产品室安全或有效的 。天然成分的宣传不受FDA的监管,因此化妆品公司可以任意使用这些术语,这些术语具有非常高的营销价值,但是在医学上没有任何意义 。此外,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研究可以证实“天然成分”比人工合成的成分更有益于皮肤 。并且,当植物提取物添加入化妆品后,经过防腐、稳定处理,在与其他成分相混合,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它的“天然性”了 。
小编注解:天然成分的安全性只是相对而言的,某些常用的天然成分,如薄荷、迷迭香等就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而柠檬、薰衣草等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光敏感反应 。此外,天然物质的分子比较大,不容易被皮肤所吸收,这就是为什么使用新鲜蔬果DIY外敷时,效果很难保证的原因 。
有机化妆品:自2002年10月美国农业部(USDA)开始着手冠以“有机”字样食品的标准 。有机食品需要经过专门的认证 。然而,“有机”跟化妆品没有一点关系 。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化妆品公司开始给产品贴上“有机”的标签,市面上一些洗发水和润肤乳标榜自己是70%的有机产品,因为主要成分是浸泡过有机薰衣草叶的水 。
【揭露护肤品厂商的多个谎言】 小编注解:目前我国并没有有机化妆品的相关标准,对其定位也没有明确规定 。国际上对于有机化妆品的认证标准也并未统一,主流的几个认证机构包括澳洲ACO有机认证、ECO、BIO、德国BDIH认证及澳洲NASAA认证,但这些认证在标准上都存在不一样之处,比如ECO规定有机化妆品的完成品中必须含有5%以上验证为有机的内容物,而BIO则要求有10%以上 。
低敏感性或适合敏感皮肤:这两个术语暗示消费者不会造成过敏,但这种说法没有意义,其实不存在测试产品以判断会不会造成皮肤过敏方面的监管标准,任何化妆品公司都可以随意使用这两个术语 。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化妆品公司在使用这些术语时并不需要研究报告来证实 。
小编注解:不难发现,有些产品明明标榜适合敏感性皮肤使用,却在使用时让皮肤过敏了,正是由于产品添加了一些刺激性或致敏性成分 。分都类似于谷物酒精,对皮肤有强烈的干燥和刺激作用 。不过,很多化妆品都会添加特别的“酒精”成分,如鲸蜡醇、硬脂醇等,这些脂肪醇成分的作用与刺激皮肤的谷物酒精完全不同 。一般来说,刺激物含量越大,刺激性越明显,但如果谷物类酒精列在成分表末尾的防腐剂前后,那就不太会刺激皮肤 。
不含酒精:一般是指产品不含变性酒精、普通酒精、甲醇、苯甲醇、异丙醇或SD乙醇,这些成分都类似于谷物酒精,对皮肤有强烈的干燥和刺激作用 。不过,很多化妆品都会添加特别的“酒精”成分,如鲸蜡醇、硬脂醇等,这些脂肪醇成分的作用与刺激皮肤的谷物酒精完全不同 。一般来说,刺激物含量越大,刺激性越明显,但如果谷物类酒精列在成分表末尾的防腐剂前后,那就不太会刺激皮肤 。
小编注解:很多人会把产品是否含酒精当做是否使用这款产品的主要依据 。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错误地理解了酒精 。酒精是一种常用成分,在护肤品中常作为溶剂使用,它可以起到稳定植物活性成分的作用,还可以清理角质帮助肌肤代谢 。另外,成分表中的成护肤品分一般会按照在产品中含量的多少由大到小排列,含量高的成分会排在前面,含量越少,位置会越靠后 。(如果有些成分具有活性,这些活性物质会排在最前面,之后才会按照含量的多少顺序列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解析关于草本护肤品七大迷思
- 应懂护肤品的正确使用顺序
- 成人用婴儿护肤品功效好吗
- 花香果香护肤品 不如自然香
- 认清成分别让护肤品伤害肌肤
- 美容护肤选择护肤品要注意什么
- 解开护肤品小样背后六谜团
- 护肤好方法轻胜千元护肤品
- 掌握护肤品用量 效果翻倍
- 小假期出行必备五大护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