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必经三阶段

文/高英
本文所说的婚姻不包括存在家暴、出轨、诈骗等情况的特殊婚姻 , 只是在讲普通人的常态化婚姻 。
常态化婚姻都会大致有三个必经阶段 。
一是理想期 。
就像每个人都会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第一次步入职场一样 , 对于初婚的人来说也是对婚姻抱有很多美好想象 , 换句话说 , 就是人在婚姻的初级阶段里还富有理想 。
这是好事 , 正因为能够对婚姻的未来富有理想所以人们才愿意步入婚姻殿堂 。
假如所有年轻人都像当下的一些人对婚姻不但没有理想而且总觉恐惧 , 那就会让婚姻制度直接灭亡 。
先想象一下没有婚姻制度的社会吧:爱谁谁爱怎样都不违法 , 两性关系失去伦理道德和法律制约后整个社会将混乱不堪成什么样?想必置身其中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混乱局面的受害者 , 那才是真的令人恐惧 。
其实一个人只要选好结婚对象就不必惧怕婚姻 , 何况当代婚姻制度还有了离婚选项 。 值得注意的是 , 选择结婚对象的第一标准是人品而非其他感觉 。
诚然 , 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婚和不育的权利并值得尊重 , 但需要知道的是这只是极少数人中的极少选择 , 而非人间常态 。 作为普通人我们只看常态化的婚姻 , 特殊情况除外 。
当夫妻还处于理想期的婚姻阶段 , 就意味着依然相看两不厌 , 偶有别扭只是甜蜜生活的调节剂 , 此时还能互相包容和体谅 , 遇事会为对方着想 , 并且对未来的生活有着种种切合实际或不切实际的设想 。
无论如何 , 理想期都是婚姻生活中最纯真最愉快的一段日子 , 那是因为相恋相依的初心在闪闪发光 。
【|婚姻必经三阶段】二是磨合期 。
婚姻磨合期里其实就包括了厌倦期 , 如果没有厌倦就无需磨合 。
在夫妻相看两生厌的时候 , 会怎么看对方怎么不顺眼 , 觉得对方不是这里不合适就是那里让人气 。
大家都知道 , 除了主观原因以外 , 夫妻两生厌的客观原因是因荷尔蒙的变化而导致激情退去 , 人会突然从“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迷幻状态中清醒过来 , 发现原先看着怎么都好的那个与众不同的人 , 居然也是会让人厌烦的凡夫俗子一个 。
从此夫妻从爱情仙境坠入现实红尘 , 开始在乎自己的感受 , 遇事指责对方不为自己着想 , 轻则吵闹 , 中则冷战 , 重则离婚 。
许多离婚的人 , 都是败在婚姻的第二阶段 , 因缺乏足够的耐心与信心而把婚姻直接放弃 。
要知道中国自古讲道法自然 , 夫妻之间产生厌倦也符合自然规律:浓烈的东西不会长久 , 过度的缠绵有损健康 。
因此只有厌倦才会让夫妻恢复理性 , 去重新重视夫妻感情以外的东西(有人此时去出轨的话可是完全会错了老天的意) , 从而专注于家庭的整体发展 , 例如生儿育女 , 例如养家糊口 , 例如赡养老人 , 例如开拓事业 。
仔细想想《红楼梦》里宝黛爱情固然在当时包办婚姻独霸天下的社会制度下十分可贵 , 但是假如宝黛结婚 , 就依旧会整天因情爱绵绵而不断纠缠 , 别说保生存 , 就连命都保不住 , 而现实中据说作者曹雪芹历经曲折才娶到的林黛玉似的那位表妹就早早离世而去 。
再恩爱的神仙眷侣都要做成俗人夫妻 , 不可深陷于情网无法自拔 。 这就是婚姻厌倦期的福利 。
对于多数婚姻中人来说 , 会选择熬过厌倦期 , 夫妻通过共同经历现实中的风风雨雨来磨合感情 , 磨着磨着就发现其实两人还能过下去 , 于是就过了下去 。
三是平淡期 。
我们的老祖宗通过观察大自然而得到了诸多人生智慧 , 深知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 婚姻当然也有这样的规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