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纬三路小学德育主任刘然则告诉采访人员 , 孩子与家长沟通少、交流困难、距离大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 , 尤其是到了中高年级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 , 有时学校请家长来学校 , 或是去学生家家访 , 交流起孩子的近况 , 很多家长都非常吃惊 , 很多事情他们根本不知道 。
“而且现在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出现两极分化——有的对孩子特别严格 , 要求孩子练琴到几点钟 , 差了一分钟就用皮带抽;有的则过于民主 , 不仅孩子直呼父母的名字 , 而且对于孩子不遵守学校纪律 , 家长都表现出极大的宽容 。”刘然说 , “实际上这两者都做得有些过了 。家长应把握好与孩子的距离 , 但真正能把握好的确实很少 。”
种种迹象表明 , 其实家长非常希望能与孩子好好地沟通交流 。但为什么会事与愿违?采访人员采访了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李鹰 。
李鹰说 ,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家长的一些观念和方式方法不对 , 这使得家长总也走不进孩子心里去 。首先 , 不少家长并没有树立起平等对话的观念 。“在中国很少有平等与孩子交流的家长 。面对孩子 , 大部分家长总是居高临下 , 认为自己是教育者 , 孩子是受教育者 , 孩子就得听家长的 。”再就是方式方法问题 , 其实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孩子 , 不懂得孩子的心理特点 , 尤其是处于青春期中的孩子的心理变化 。事实上 , 整个社会也缺少真正的“家长学校” , 去帮家长们了解自己的孩子 。
其实 , 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有的孩子就告诉采访人员 , 家长与他交流的内容仅限于学习 , “即使我只是打碎了一只花瓶 , 妈妈说着说着也会扯到学习上 , 就又会翻起陈年旧账地骂一通 。”有教育界人士指出 , 家长与孩子心理距离的形成源于两代人在期望值上的差距 。
【家长和孩子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追根溯源 , 这个问题与社会发展现状密切相关 。”李鹰说 , 当前国内就业途径还不够畅通 , 孩子成绩的好坏决定着自己的未来 。发达国家就不同了 , 那里强调个性张扬 , 父母不会干涉孩子的发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十孩子掌握六种生活技能
- 父亲缺乏温情孩子易患心病
- 家长手强化孩子共享意识
- 孩子有爱才能真正走向独立
- 谁在威胁孩子们安全
- 上幼儿园前的心理准备
- 向孩子解答金钱
- 车祸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
- 孩子克制不住自己怎么办
- 关注你的孩子最需要的精神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