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尔经过10多年潜心研究 , 对人际交往中所保持的距离 , 别出心裁地用数字作了表述:父母与子女间的距离为18英寸;亲戚朋友间距离为1.5-4英尺;一般人之间的距离为4-12英尺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最亲密 , 心理距离也最短 。

文章插图
然而 , 日前济南市棋盘街小学举行的一次“温情融心互动”活动却显示出 , 在孩子们眼里 , 父母与自己之间的距离已经很远很远了 。这令父母们大吃一惊 。近日 , 采访人员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温情融心互动’活动就是要为家长、学生、老师三方提供一次平等的、心理沟通的机会 。”棋盘街小学校长于冠军说 。10月16日 , 该校四、五、六年级的近200名学生和自己的家长一起来到学校 , 与老师进行了一对一地交流 。在交流中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 , 向父母、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
“我最不喜欢妈妈落井下石 。”六年级三班的张在明怯怯地说 , “每次爸爸训我的时候 , 妈妈都会上来帮爸爸的腔 。本来被爸爸训就够惨的了 , 妈妈不但不安慰我 , 反而……这让我感觉到在他们俩面前特别孤独 , 甚至想离家出走!”张在明眼里噙满了泪水 。
五年级三班的王浩林也有同样的感受:“家里马扎断了 , 爸爸冲着我说‘肯定是你干的’ , 妈妈就跟着说‘肯定是你干的’ , 其实我自己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 但既然两人都认定是我 , 那我也只好承认了 。”
“平时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写纸条 , 没有一次不是为了告状;每次家长来找老师 , 也都是为了告状 。”不少孩子认为 , 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这种交流让他们感到反感和孤独 。
在老师眼里 , 肖立(化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有思想、有主见 , 爱好广泛 , 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可他的妈妈一坐在老师面前 , 就数落他的缺点 , 对肖立有着无数个“不放心” 。平时 , 她总是尽可能地守着儿子——肖立做作业 , 她守着;肖立出去玩 , 她陪着;甚至当肖立和同学们一起搞活动时 , 妈妈也要守在一边 。
肖立本来一直很顺从母亲的安排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 他渐渐有了主见 , 妈妈老跟在身后 , 他感到很烦躁 。他说:“妈妈离我越近 , 我心里就觉着越远 。”
其实 , 棋盘街小学的孩子们反映的这种状况很有代表性 。某中学曾对100名初三学生做过一次随机调查 , 结果是:71%的孩子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28%的孩子不愿和父母讲心里话 。在回答“你最亲近的人是谁”时 , 41%的学生回答是同学 , 28%的学生回答是老师 , 只有12%的学生回答是父母 。从这两组数据中可以看出 , 孩子与家长的血缘关系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成正比 。
而对家长的一项调查也显示 , 八成家长感到自己和孩子之间存在距离和隔膜 。
“孩子有心里话 , 先是跟同学讲;如果老师比较容易沟通 , 孩子也会选择跟老师讲;对于家长 , 他们是能不说的就不说 。”有着16年教学经验的济南实验初中教务处副主任王红卫这样评价当前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十孩子掌握六种生活技能
- 父亲缺乏温情孩子易患心病
- 家长手强化孩子共享意识
- 孩子有爱才能真正走向独立
- 谁在威胁孩子们安全
- 上幼儿园前的心理准备
- 向孩子解答金钱
- 车祸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
- 孩子克制不住自己怎么办
- 关注你的孩子最需要的精神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