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 疫情下人们不化妆了?欧莱雅、资生堂开始向“硬核”项目砸钱( 二 )


BOLD隶属于欧莱雅集团总部 , 是欧莱雅集团在美妆科技转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主要致力于投资在营销、数字、研发、数据、供应、包装等领域里具有高增长潜力的科技创新公司 , 同时从财务层面支持初创企业的发展 , 并且为他们提供融入欧莱雅全球生态系统的途径 。
欧莱雅方面告诉创业邦 , 在2022年第一季度 , 欧莱雅中国的业绩依然取得两位数增长 , 超过美妆市场的平均水平 。 这一次的投资其实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市场在欧莱雅全球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 以及欧莱雅一直以来对中国保持不变的信心 。
事实上 , 疫情的一再反复 , 使得美妆市场在中国的热度正在下降 。 无数精致白领因疫情被关在家里 , 使用美妆产品的频次出现变化 。
在投资人公认国货美妆赛道遇冷后 , 为什么这些美妆巨头还要做投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 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追求超额利润的财务回报 , 如果包装得再精美一点 , 可能是所谓“投出中国的欧莱雅” 。
但是 , 欧莱雅们显然不这么想 , 对它们来说 , 投资更多还是为了自身的发展 。 一方面 , 通过投资寻找可以业务协同的“潜力股” , 补足自己的短板 , 更加贴近国内的消费趋势 。
资生堂中国CEO藤原宪太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 , 希望通过资悦基金进一步丰富资生堂的品牌和产品品类组合 , 完善在中国业务能力的生态圈 。
另一方面 , 初创企业所发掘的市场缺口或潜在的细分领域 , 也能让头部公司更迅速地占领先机 , 建立壁垒 , 寻求收益最大化 。
有投资人曾指出:“对于很多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 大品牌也能看到 , 但由于已经成熟的产品体系、分销体系以及品牌理念 , 不敢也不能自我革命 , 一旦有大的变动就会有损自己的基石 。 这也就给新品牌留出了机会 。 ”

“科技”成美妆投资关键词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 , 美妆赛道投资遇冷 , 很多机构表示已经不再看美妆项目 。 同时 ,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 , 被誉为“国货美妆第一股”的逸仙电商今年4月收到退市警告 , 截至目前股价低于0.5美元 。
不过 , 如果将视野从化妆品产业链的品牌端扩大到整个上下游 , 那么会发现 , 科技含量高的“硬核”项目受到的关注并未降低 , 尤其是皮肤相关的生物科学 。
过去 , 市场和资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品牌端;但现在 , 上游具有稀缺原料资源和技术研发壁垒的企业 , 成为化妆品产业链上新的价值洼地 , 以及资本的重仓阵地 。
前有玻尿酸赛道 , 这里已经诞生了华熙生物、爱美客、昊海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 。 而近期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胶原蛋白龙头企业巨子生物 , 在IPO前唯一一轮融资中 , 获得了高瓴、CPE源峰、高榕资本等一众知名机构的投资 。
对欧莱雅、资生堂等国际公司来说 , 生物科技也是它们在国内乃至全球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 。
在中国 , 欧莱雅已经连续三年举办美妆科技创业挑战赛 , 设立的三大赛道中 ,“预见新产研”就是研发赛道 。 据欧莱雅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开放创新高级经理徐金洮介绍 , 这一赛道关注的所有科技领域都是围绕皮肤以及头皮和头发展开的 , 关注最前沿和最基础的科技 , 包括暴露组学、皮肤微生态、再生美妆科技、生命科学 , 在这些学科基础上进一步去研究产品功效以及配方功能相关的领域 。
在此前“预见新产研”赛道优胜的公司中 , 就有一级市场上火热的合成生物学初创企业蓝晶微生物 。 睿兽分析显示 , 今年1月 , 蓝晶微生物完成了累计15亿人民币的B系列融资 , 投资机构包括元生资本、碧桂园创投、高瓴创投、峰瑞资本、前海母基金等知名机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