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教授提醒说,一些继发性病变,如巨大蛛网膜囊肿、硬膜下积液和一些脑积水等引起的脑瘫,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首先要到综合性大医院的神经专科做详尽、系统的检查,寻求最佳治疗方案 。
小儿患脑瘫对症早发现
不少脑瘫婴儿呱呱坠地时,家长们很难发现孩子有什么明显的异常症状,特别是那些轻型的脑瘫婴儿更容易被忽视 。有的家长即使发现了某些异常情况,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误认为是缺钙、软骨病等疾病,这样就使这些脑瘫婴儿错过了早期诊断,贻误了早期治疗 。
所以,只有耐心、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小儿脑瘫的种种表现 。综合临床实践和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观察:
第一是运动异常 。正常婴儿运动的发育是有规律的,如果发现孩子的年龄与这个阶段的运动有很大差异,比如说到了3、4个月,头还竖不直地东倒西歪,9、10个月还不会单独坐,12个月还不会站立,1岁半还不会行走,就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
第二是姿势异常 。比如两腿分开困难,不容易换尿布;站立的时候两腿交叉,用足尖走路,脚跟不着地;手握东西不灵活,握拳的时候拇指握在手掌中;有的还有脸部怪动作,如吐舌头、说话口齿不清等现象 。
第三是在围产期婴儿有窒息缺氧病史,有产伤、早产或出生体重偏低的孩子,患脑瘫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
专家提示:一旦出现上述体征,就必须到医院进一步确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延误终身,给孩子和家庭带来痛苦 。
康复过程长训练是关键
脑瘫的康复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期住院治疗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许多治疗需要在家里完成,家长和医生应密切配合,共同制定训练计划,评估训练效果,在医生指导下纠正不合理的训练方法 。家教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尤其是在关键性的学前阶段,如果能及早给予患儿各种基本训练,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专家指出,家教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正确姿态 。当患儿有了较好的躯干控制能力与进食能力时,可以开始语言训练了,交谈时要与患儿眼睛的高度保持一致,如果位置过高,会使患儿全身过度伸展,不利于发音 。
2.增加说话和活动的量 。父母不要因为与患儿说话得不到回应就丧失信心,应利用各种机会跟患儿说话;做游戏时与患儿一起进行呼吸和发声训练,寓教于乐,引起患儿对训练的兴趣 。
3.鼓励患儿说话 。应多表扬,鼓励患儿发声的积极性,帮助患儿树立说话的信心;当患儿发声时,要立即回应,多启发他表达想说的话 。千万不要批评和指责患儿 。
4.教育要持之以恒 。语言的矫治和训练是长期而艰苦的,家长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才能给有语言障碍的脑瘫儿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
5.对患儿不过分保护、不怜悯、不放弃、不与其他孩子作比较,多鼓励患儿参加游戏和活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脑瘫可以防治
- 谈谈小儿脑瘫相关介绍
- 小儿脑性瘫痪的简介
- 发现脑瘫关键在零岁
- 脑瘫康复有学问
- 小儿脑瘫的防治
- 脑瘫患儿早期康复是关键
-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
- 采用肉毒毒素对付脑瘫
- 我国外科手术治疗脑瘫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