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须定期检查

【牙齿须定期检查】 我国牙周病的患病率高于西方国家,其主要原因一是口腔医疗卫生条件与国外有差距;二是绝大多数公民缺乏口腔自我保健意识 。第二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牙周病的患病率高于未治疗的龋病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牙周病尤其是牙周炎的患病率也随之上升,因此,牙周病的治疗和控制将成为21世纪口腔医学界的新挑战 。

牙齿须定期检查

文章插图
牙齿也长菌
菌斑是指黏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 。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 。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它去除 。因此,现在把菌斑看成是细菌附着在牙石上的一种复杂的生态结构,其与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
菌斑可分为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 。人们对它们的形成已有了充分的认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②细菌迅速生长;③菌斑成熟 。这些阶段在实际情况中不能决然分开 。
获得性膜是由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到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质地均匀透明,牙齿清洁后很快形成获得性膜,此膜在数分钟内便可完成 。2小时后可厚达100微米,24~48小时后则增厚至400微米 。用免疫电镜观察获得性膜至少由四种以上的类糖蛋白组成 。在获得性膜形成3小时左右,即可有细菌移居其上,开始是单个细菌出现在获得性膜上,而后以平均3~4小时更新一代的速度繁殖,24小时后便形成肉眼可以观察到的菌斑(而此膜是如何吸附到牙石上的,至今仍是个谜) 。
控制菌斑避免牙周病
菌斑是导致牙周病的始动因素,细菌在牙面上的聚集,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病原因素 。能否有效地控制菌斑,直接关系到牙龈炎、慢性牙周炎以及其他牙周疾病的临床疗效,也是防止牙龈炎复发、有效控制慢性牙周炎进一步恶化和治愈的基本条件 。菌斑控制被称为现代牙周病防治工作的基石 。
牙刷是最有效、最安全的去除菌斑的一种工具,刷牙也是清除菌斑的主要自我控制方法 。刷牙时间与菌斑清除率成正比 。通常来讲,有效的刷牙时间一般为3~5分钟,至少不低于2分钟 。一般来讲,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3分钟,刷洗3个面 。另外,牙齿邻面是牙周病最易累及的区域 。因此,彻底去除邻面菌斑在预防牙周病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牙线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邻面间隙清洁工具 。在正常牙列中,使用牙线可减少邻面菌斑高达80% 。因此,牙线被看做除牙刷之外的另一重要的自我维持口腔卫生的工具 。在使用牙线时,一定要将牙线紧贴牙齿邻面放入牙龈下方,然后上下移动数次刮除菌斑,牙线应24~48小时使用一次 。
别等到牙痛才检查
即使在没有口腔疾病或自己没有感觉到有口腔疾病的情况下,也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不要等到发现有牙病才去就医 。一般来说,应每隔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检查 。
口腔常见病如龋病、牙周疾病等多属于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人忽视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 。例如:龋病在波及牙本质深层之前,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患者也不易发现这样的小龋洞,只有定期检查,医生才能够发现浅龋和中龋,及时进行备洞充填,一次就可以完成治疗 。如果等到患者有了疼痛的症状才来就诊,常常是龋洞已经波及牙髓,除了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治疗花费的时间、费用、就诊次数都增加了许多,而且如果龋齿破坏严重,有大面积的根尖病变就得拔除患牙 。所以,我们平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