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不肯借钱的关系,最好是慢慢疏离

01
莎士比亚说过:“ 向别人借钱是自寻烦恼 。 ”
一个人不到万不得已 , 也不要向别人借钱 。 道理我们都懂 , 但天有不测风云 , 总有一些时候 , 需要开口借钱 。
钱 , 就像一块“试心石” , 可以让人际关系一览无遗 。
如果你是一个不太小气的人 , 还遇到了不肯借钱的人 , 最好的慢慢疏离 。
亲戚|不肯借钱的关系,最好是慢慢疏离
本文图片

02
谈钱变色的亲戚 , 当亲不亲 。
北宋宰相吕蒙正 , 小时候被父亲吕龟图抛弃 , 和母亲住在四面透风的窑洞里 。
过年的时候 , 吕蒙正去亲戚家借钱借粮 , 亲戚们都不肯 。 大家心知肚明 , 一个穷人 , 不努力赚钱 , 还会天天抱着书看 。 这就是“穷秀才”的征兆 。
当他一举高中之后 , 亲戚都来道喜 , 他在门口写上一行字:“旧岁饥荒 , 柴米无依 , 走出十字街头 , 赊不得借不得 , 许多内戚外亲袖手旁观 。 ”
亲戚见状 , 纷纷低头而回 。
时代在变 , 但是亲戚交往的规矩 , 似乎总是没有变 。 当大家聚集在一起吃饭的时候 , 都很客气 , 谁都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 。 有钱的亲戚 , 会说:“某人 , 如果你有事了 , 随时来找我;等你长大了 , 我帮你 。 ”
当你真的要求亲戚了 , 亲戚马上就会改口 , 当初说的话 , 都不算 , 那是喝酒之后的胡话 , 是没有经过夫妻商量的 。 一来二去 , 你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
比方说 , 舅舅答应的事情 , 舅妈不答应 , 舅舅很无奈;堂弟同意的事情 , 叔叔有意见 , 反过来就打电话给你 , 说一些风凉话 , 在维护小家庭的利益 。
亲戚之间 , 也会分出“疏远、嫡亲”等层次 , 分层的根据 , 不仅仅是血脉关系的远和近 , 还是实力的比较 。
“穷在闹市无人问” , 当你受到了这样的冷遇之后 , 就不要再去过问亲戚了 。
03
趋炎附势的朋友 , 不如路人 。
富人洛克菲勒说过:“建立在生意上的友谊远比建立在友谊上的生意来得好 。 ”
朋友关系 , 多数是因为某种利益 , 而不得不结交的 , 或者在某些场合 , 不得不逢场作戏的 。
真正能够在落难到时候 , 还陪你一起煎熬的朋友 , 不是没有 , 而是很少遇到 。
如果你向朋友借钱 , 他拒绝了你 , 并不是他没有实力 , 而是他担心你还不起钱 , 或者认为你没有利用价值了 , 不能为他带来什么 。
清朝时期 , 富豪胡雪岩去萧山办事 。 在渡船上 , 人挤人 , 他把一个孩子的竹篮打翻了 。 孩子拉着他 , 要赔钱 。
胡雪岩拿出碎银给孩子 , 孩子不要 , 因为竹篮只值六文钱 。 站在一边的乞丐俞小毛走过来 , 帮忙解围 。
胡雪岩写下一张借据给俞小毛 , 然后就离开了 , 并把这件事淡忘了 。
若干年之后 , 俞小毛靠做生意 , 发家致富了 , 还成家了 。 他看着家门口的码头上 , 人流拥堵 , 想要造船 , 但是资金不够 。 于是乎 , 俞小毛拿着借据 , 找到了胡雪岩 , 并说明了来意 。
很快 , 渡船造好了 , 轮渡的费用也解决了 。 一张借据 , 成了一段佳话 。
那些只会推杯换盏的朋友 , 还不如半路上遇到的乞丐 。 不是吗?
朋友交往 , 贵在真心、换位思考 。 虽然不能随时两肋插刀 , 但是可以“应急、合作” , 方方面面都涉及到钱 , 不得不现实 。
如果朋友吃吃喝喝的时候 , 没有真心帮助的意愿、可能 , 那就放下杯子 , 各自回家吃饭吧 。
亲戚|不肯借钱的关系,最好是慢慢疏离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