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间,卡佩基无数次地被人问起,是否想过要放弃?“不,不 。”面对人们不厌其烦的提问,卡佩基的回答总是简短却不容置疑 。
现在,很多人都津津乐道于卡佩基从瑞典国王手中领取诺贝尔奖时的辉煌,只有和他一起奋斗过的同事最清楚,卡佩基为此用掉了多少铅笔 。熟悉他的人都笑称,他是用手里的铅笔敲掉了小鼠的基因 。
卡佩基命运多舛 。生活在意大利南部的卡佩基,二战爆发后,母亲被盖世太保逮捕送进了监狱,他则流落街头,常常忍饥挨饿,想方设法独立谋生 。直到几年后,母亲才在一家医院里找到了因营养不良被收治的儿子 。
“当时我们母子彼此都不敢相认了 。”1996年,卡佩基由于基因靶向技术的发现到日本领取“京都奖”,回忆起这些痛苦的往事时说,“我不知道小时候这些经历和现在的成绩是否有联系……但我想这些经历或许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比如,自信,独创性,坚韧不拔 。”
“有选择性地”杀死肿瘤
10月6日,卡佩基接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打来的祝贺电话时,他正在和家人一起祝贺自己70岁的生日 。
“我今年也70岁了!”当和刘英一起在307医院接受治疗的董大爷听说卡佩基的年龄后,兴奋地说 。
董大爷也是位结直肠癌患者,刚接受了一个月的靶向治疗,原来的3个淋巴结就已经消失了两个 。老人虽然坐在轮椅里,但跟采访人员说话时,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完全不像是一个晚期的肿瘤患者 。
徐建明几年来一直在进行胃癌和大肠癌的基因靶向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他说:“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我们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像刘英这样接受基因靶向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占了近一半 。”
在过去治疗癌症的方法就是手术和放化疗,手术是创伤性的,放化疗是毒性治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不能幸免 。因此患者遭受很大的身体痛苦 。
徐建明解释说,所谓靶向治疗就是让化学药物有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因此也被人们称为“绿色治疗” 。
“肿瘤的生长需要营养,肿瘤本身就会长出很多新生血管,供应肿瘤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研制出特定的药物就能够专门抑制这些血管的生长 。”徐建明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就像古代打仗,先从敌军的外围开始,切断其粮草供应,士兵没吃的人就会失去战斗力 。这种药物就是一支消灭粮草供应的军队 。肿瘤失去了营养供应,就会慢慢缩小,甚至消失 。”
枪打出头鸟
从内部瓦解“敌人”
除了切断肿瘤的“粮草供应”外,徐建明还介绍了基因靶向治疗领域的另一项战术——从内部瓦解“敌人” 。
“这种‘战术’是从肿瘤内部造反,癌细胞中有一种基因在功能低的情况下不会起作用,但是当它非常活跃积极时,功能就过分强 。当这种基因形成蛋白质后,就会产生破坏力,促使癌细胞繁殖生长 。这时,可以让一种化学药物打进细胞内部,枪打出头鸟,专门找这种功能表现非常强的细胞,把它杀死,同时,这种药物不会伤害正常细胞 。”
对于这次诺贝尔奖的颁发,徐建明由衷地说,“人们可以根据这个方向去创造自己的治疗模式 。我们现在进行的药物分子靶向治疗就是这种技术的一种延伸 。卡佩基由此获得诺贝尔奖可谓是众望所归 。”
“获得诺贝尔奖,我只是感到意外,但这并不能改变我的生活 。”领完奖回到美国的卡佩基在接受《今日美国》的采访人员采访时说,他除了到实验室外,仍然会呆在他坐落在美国盐湖城一个峡谷中的家,除了自己的三间有着蓝色屋顶的小屋外,近处没有邻居,视野非常开阔 。“空间对我十分重要 。这样我就能看得很远很远,我的思考就不会受到阻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肿瘤患者的术后保健
- 技术学术丽格·医美领新|重庆联合丽格美容医院
- 激光技术在毛发美容中的应用
- 方法技术干货丨美瞳线晕色了怎么办?
- 因为90%的人都不清楚,面膜是个技术活,你学会了吗?
- 品牌科学主义盛行,医药级技术「可溶性微针」下沉至美妆领域
- 专家提醒爱美人谨慎对待美容新技术
- 磁共振于细微处,重建美!全新可视化技术成功应用在医美领域
-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髋关节骨折脱位16例
- 沪香啡缤蛋糕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