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采访人员 房舒 通讯员 毛灵智
厦门女子丽娜(化名)今年30多岁 , 但已经有15年以上的“整形史”了 , 从最早的磨骨、拉皮到后来的“线雕”(一种医学美容技术 , 一般采用植入胶原蛋白线的方式对松弛下垂组织进行提拉 , 从而达到面部提升效果)、抽脂 , 脸上身上挨的刀子自己都数不清了 。
【大姐患上容貌焦虑 一女子15年来不断“整形”】尽管她本身的条件已经很不错: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面容姣好 , 但她却经常性地产生对自己外形不满意的念头 , 这种念头一旦出现就一定要想办法解决 。 熟悉她的美容机构担心她动刀动得太频繁有伤害 , 她就换一家美容机构 , 甚至专程跑到外地 , 总之不整掉“问题”心里就一直不舒服 。
因容貌焦虑引发的困扰
“这其实已经是容貌焦虑了 。 ”厦门弘爱医院医学美容科主任孔祥明告诉采访人员 , 在他的坐诊过程中 , 也经常碰到这种容貌焦虑症患者 , 她们中甚至有的专程远赴韩国、加拿大等地 , 就是为了“变得更美” 。 根据丁香医生发布的《2022国民健康洞察报告》 , 2021年人们平均存在4.8个健康困扰 , 其中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情绪、身材和皮肤问题 。
孔祥明还讲述了自己遇到的一个例子 , 一名50多岁的大姐来问诊 , 她的老公就一直跟在她身后埋怨:“原先就挺好看 , 谁让你乱整 。 ”原来 , 这位大姐正是因别人一句“你调整一下眉弓 , 看起来会更年轻”而选择在一家不知名机构做了眉弓填充 , 导致几年后填充的地方出现莫名肿胀 , 虽然不痛但看着吓人 。 孔祥明在给大姐做了全面检查、排除肿瘤等可能性后 , 开刀取出了一团黏黏的材料 , 已经看不出当时的机构用的是什么材质了 。
“对美有追求是没错 , 但是过度追求美会引发焦虑 , 还会影响正常生活 。 ”孔祥明告诉采访人员 , 有的问诊者反过来又将解决焦虑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医美或整形上 , 进而出现整形过度甚至失败等极端个例 。
自我认可方能克服焦虑
“从年轻走向衰老是人生常态 , 人为手段只是让人看起来年轻 , 但实际上真正的衰老 , 谁也避免不了 。 ”孔祥明表示 , 要有正确心态 , 采取科学有效的抗衰方法 , 选择正规机构 , 认真听取专业医生建议 , 不盲目也不要过度 。 另一方面 , 克服容貌焦虑最重要的 , 是发自内心地对自我的肯定 , 孔祥明解读说 , 要学会欣赏人生每个阶段不同的美 , 比起一味追求“看起来年轻” , 内心的充盈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
来源:厦门日报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病人服药10余载后认为自己患上药物依赖告医院
- 8岁女童减肥患上高度营养不良 身体机能衰竭
- “80后”年轻父亲也患上“产后抑郁症”?
- 爱干净做顿饭需要6个小时 原是患上了强迫症
- 别让孩子节假日患上伤食症
- 发型简单易上手!这个春夏最适合用低发髻来营造迷人知性的大姐姐造型
- 孕妇过量的食用水果小心患上妊娠糖尿病
- 做个容貌佳丽女人
- 天气大降温千万别让你的肌肤患上抑郁症
- 发型 传家:别再说大姐的发型丑了,这造型是清末新政交接过程的发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