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坏人的心理永远比好人的强大,原因在于这两点( 二 )


坏人和好人有着“利益”区别
现实生活中的坏人很难遭受到所谓的报应 , 这也让不少老实本分的人感到迷茫 , 怀疑自己所坚持的真理是荒谬的 。
|心理学:坏人的心理永远比好人的强大,原因在于这两点
本文图片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亚当格兰特曾进行过一项研究 , 并在自己的作品中针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 。
他认为即使善良的人容易遭遇不幸 ,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 , 我们仍然要坚持做一个向善而行的人 。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是存在利益关系 , 从利益得失的角度来看 , 我们可以被分为给予者、获取者和互利者三类人 。
给予者总是更加博爱 , 他们能够做到乐于助人 , 有时甚至会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 竭尽全力帮助他人 。
获取者则以自我为中心 , 凡事只考虑自己的需求 , 从来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 互利者则懂得分享利益 , 他们讲究携手并进 , 希望每个人都能实现互利共赢 。
|心理学:坏人的心理永远比好人的强大,原因在于这两点
本文图片

格兰特认为给予者更容易在生活中吃亏 , 遭受挫折时也更容易陷入生活低谷 , 这类人就是我们所宣扬的善良之人 。 话虽如此 , 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 , 社会中地位比较高的人往往都是这样的给予者 。
那些有权有势的商人或富翁 , 在获得大量财富的同时 , 也会坚持向慈善机构捐赠财务 。
这种行为既能够提高他们企业的威望和社会公信力 , 也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 显然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
|心理学:坏人的心理永远比好人的强大,原因在于这两点
本文图片

表面上看起来恶人更容易获得不错的生活 , 其实这只是因为他们拥有扭曲的价值观念 , 从不会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反思 。
这种错误的行为不仅不能为他们带来真正的利益 , 反而会让身边的其他人渐渐疏远他们 。 只有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 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 受益终身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