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年轻人都在独守空床,残酷而真实!】
本文图片
来源:非凡油条(ID:ffyoutiao)
作者:小笼包
结婚越来越晚 , 越来越“门当户对”
2020年 , 国内的结婚登记人数以813.1万对创下了自2003年以来的新低记录;2021年 , 该数值“持续发力” , 进一步降低到了763.6万对 。
从可获得的数据来看 , 约莫2014年开始 , 无论是国内年度结婚登记人数还是初婚登记人数 , 都发生了大幅度的下降 。
且从2014年开始 , 国内25-29岁的人群越过20-24岁人群 , 成为国内结婚登记的主力军;在20-29岁结婚人群减少的情况下 , 30-34岁结婚人群数却呈上升趋势 。
故而可以发现 , 目前国内结婚的青少年越来越少 , 结婚的人群也出现了“晚婚”的现象 。
本文图片
数据来源:wind
由于结婚率降低、初婚年纪上升等问题将会间接地导致国内生育率的降低 , 社会多方面已广泛地关注国内低婚育现象 。
其中 , 婚姻匹配困难是造成国内低生育的根本原因之一 。
在国内婚姻匹配变化进程上 , 同质婚出现了“回潮”现象 , 已然占据国内婚配的主流模式 。 异质婚虽然也有出现 , 但基本是“男高女低”的模式 , 其他异质婚类型在国内的婚配模式中出现的比例变少 。
这里的同质婚 , 指的是夫妻双方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相匹配的基础上缔结而成的婚姻 , 如教育同质婚、家庭背景同质婚、宗教信仰同质婚、社会阶层同质婚、收入同质婚等 。
异质婚则是双方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不匹配的基础上缔结的婚姻 , 这种婚姻模式往往跨越了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壁垒 。 但在现代社会中 , 异质婚来越难以缔结 , 即使双方缔结后也难以保障婚姻的稳定性 。
追溯国内婚配模式的发展 , 古代讲究的门当户对就是典型的同质婚 。 这时候的婚姻不仅仅是爱情的浪漫 , 随心所欲 , 更多承载了复杂的政治权利、家族利益、思想传统以及家长的权威 , 诸如“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的婚姻比比皆是 。
古代的阶层固化、群体壁垒造就了大规模的同质婚 , 并一直延续在历史的长河中 。
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 , 妇女的解放运动才打破了传统的婚姻制度 。 1949年后的一段时间内 , 一些异质婚现象大量出现 , 如婚姻双方教育的匹配度就保持了一个较低的水平 。 在知青下乡的年份 , 也出现了一些异质婚现象 。
1978年改革开放后 , 按理说人们的思想更为开放 , 爱情在婚姻中的主导地位上升 , 社会流动性加强 , 异质婚的匹配模式应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
但事实却是 , 婚姻同质性在迅速上升 , 择偶模式出现了“同质性回潮”并逐年增强 。 即使过程中有所波动 , 但如今 , 它已然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流模式 。
或许是改革开放后市场与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加剧 , 所以为获得更好的生活机会 , 社会经济特征成为了婚姻匹配的重要考核因素 。 加之社会阶层分化、群体间壁垒的存在 , 也强化了同质婚现象 。
现如今 , 虽然也会出现“凤凰男与孔雀女”或者是相反的婚姻模式 , 但部分婚姻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 甚至出现悲情结果 , 一些舆论也出现了“门当户对”的警示 。 故而大多数人还是寻求与自身在多方面匹配的另一方进行婚姻的缔结 。
期望高 , 中层结婚最困难
现代自由婚姻的匹配成功与否 , 大多表现在双方是否达到了对方的择偶标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真正厉害的人,都在下慢功夫
- 也许这段婚姻有一些过程中的矛盾、困难和争吵 当你结婚时,你要记得,婚姻应该有最初的样子
- 都说:“婚姻犹如人的第二次生命 婚姻犹如人的第二次生命,需要谨慎对待
- 01农村有句难听的俗语:“人老讨嫌 年轻人共享“幸福”,老人自然会得到回报
- 年轻女性 婚姻中,女性要多在内心对丈夫保持敬畏
- 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人人都在寻找快乐 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当时的我根本没有那么高的觉悟
- 只有在最关键的问题上 婚姻幸不幸福,取决于谁在关键的时候
- 年轻女性 婚姻中,别总觉得自己的付出就要被理解
- 在日本《婚姻保鲜指南》里 日本女性独立后,孩子出生后面临的问题太多了
- 婚姻|远离婚姻中的亲密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