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 作为民族传统的“春秋笔法”( 二 )


作者:黎荔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 作为民族传统的“春秋笔法”
文章图片
在现当代作家中 , 深得春秋笔法、精于讽刺者无过于鲁迅 。 高水准的鲁迅杂文 , 不是近乎谩骂的“丧家的资本主义乏走狗”此类写法 , 而是将严于斧钺的诛心之笔 , 藏于明褒暗贬、注彼写此、旁敲侧击之中 , 从而锻造出独具匠心的具有巨大表现力的行文笔法 。 我们都熟知的《故乡》中 , 关于杨二嫂的描写 , 就是褒贬不着一字的鲁迅式的春秋笔法 。 杨二嫂是怎样一个人 , 她的自私贪婪、恣睢放纵 , 已经用自身的言语和动作显露得清清楚楚 , 我们完全可以意会得到 , 鲁迅暗寓在语言背后的感情倾向 , 至于到底是谁——闰土还是杨二嫂——在草灰中埋藏了碗碟?当小说结尾 , 母亲似乎用平静的口气向“我”复述这次蹊跷的埋碗事件时 , 那段隐含多重意义、值得细细分析的文字本身 , 已将作者的言外之意传达给读者了 。
在近世数百年来 , 春秋笔法写得最好的 , 我认为无过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 《红楼梦》题眼所在是要戳穿这个世界 , 以“虚敲旁击之文 , 反逆隐曲之笔” , 在“文字狱”的乾隆王朝达到讽世的目的 , 但正面猛攻根本不可能 , 于是曹公采取了倾斜的写法 , “皮里阳秋”的笔法 。 对于《红楼梦》这种春秋笔法 , 并不是所有现代作家都能读懂并加以赞赏的 。 也有人因曹雪芹的曲笔 , “写得异常闪忽、迷惘 , 不可捉摸” , 而搞不清楚“作者对于贾府一群人的行为和声誉 , 到底是揭露还是掩饰?”并认为:作者对于所塑造的人物 , 应有批判的倾向性 , 划出肯定或否定的明白界线 , 不能含糊摇摆 , 造成颠倒迷离的感受 , 教读者无从辩认其是非爱憎之所在 。 ”这显然是没有真正读懂《红楼梦》的曲笔微词的叙事策略 , 没有咀嚼领会到传统小说的“藏闪”之法 , 而陷于非此即彼的简单化思维 。 真正读透了《红楼梦》的现代作家 , 无一不称道“雪芹游龙莫测之笔” , 这也是《红楼梦》最难学的地方 , 能够学得个中三味者 , 无一不是现代作家中的顶尖高手 。 因为 , 能够使出避实就虚、转闪空灵的笔法 , 必须要是灵机妙悟的聪明人不可 。 例如 , 鲁迅行文不事渲染 , 常用简约的文字传达丰厚的内涵 , 漫不经心似的一笔带过 , 但效果恰似“一石击起千层浪” , 说到行文的曲径通幽、别有意趣 , 现代作家中少有能与鲁迅匹敌者 。 举个例子 , 鲁迅小说《肥皂》描写道学先生的变态性欲 , 就颇得“言虽在此 , 意实在彼”的“柳藏鹦鹉”法 , 写得旁敲侧击、笔笔生姿 , 连小说中的当事人四铭 , 也对自己的骚动浑然不觉 , 最后被明眼妻子一针见血指出时 , 读者才猛地回过味来 。 正是“无字处皆其意” , 这种笔法 , 需要读者细读揣摩 , “睹一事于句中 , 反三隅于字外” 。
从鲁迅到周作人 , 周氏兄弟都是既懂得热嘲 , 也深明隐讽之道的 , 所谓隐讽 , 其妙在隐 , 使人不知道这是讽 , 才可以收潜移默化之功 。 他们的杂文中常用似断实连的结构 , 或是才一触及问题便故意戛然而止 , 或是在引用材料之间不加综合联缀的话 , 或是附记长过正文 , 表示有更深更痛的意思无法写出 , 这些留下空白的地方 , 都是为了避免行文刻露 , 而引导读者自己用思考去补充、去深入 。
作者:黎荔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 作为民族传统的“春秋笔法”】《春秋》之有微词 , 史家之多曲笔 。 如果不能公开叙事 , 便只能隐蔽叙事 , 运用“春秋笔法”是最好的解决途径 。 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 , 为什么一直被中国古代的文论传统所褒扬 , 并且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我们中华民族栉风沐雨的艰难历程 , 如何削成这样一支文笔?我要虚心向孔子、左丘明、欧阳修、曹雪芹、鲁迅、周作人等先贤往圣学习“春秋笔法” , 在精妙的汉语的字里行间提炼出“深意寓焉”!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