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 作为民族传统的“春秋笔法”

作者:黎荔
作者:黎荔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 作为民族传统的“春秋笔法”
文章图片
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 , 正色是指青、赤、黄、白、黑5种纯正的颜色 , 间色是指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5种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 按照周礼衣冠制 , 正色和间色是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 , 丝毫不得混用 。 据周礼规定 , 诸侯所戴的头冠应该是黑布麻带 , 而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代鲁国君主鲁桓公却喜爱玄(透暗红的黑色)冠 , 以及紫色的冠带 。 而首位将紫服当做皇袍的 , 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 ,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齐桓公好服紫 , 一国尽服紫 。 当是时也 , 五素不得一紫 。 ”正所谓上有所好 , 下必甚焉 , 这对当时传统五正色的色彩观与礼教来说 , 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 孔子因维护周礼而厌恶紫色 , 他认为周代尚赤 , 以朱为正色 , 紫只属杂色 , 是间色 , 今紫色抢走了朱色的地位 , 是逆篡 。 所以《论语?阳货》中有“恶紫之夺朱也 , 恶郑声之乱雅也 , 恶利口之覆邦也”——这就是春秋笔法 , 一语双关 , 意思不单指颜色之争 , 话中还有反对朝代遭逆篡的政治含义 。 用笔如此隐曲 , 背后却有着立场 , 以春秋大义来论断 , 耸善而抑恶 , 一字定褒贬 , 墨气四射 , 意表无穷 。
“春秋笔法” , 亦称“微言大义” ,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 大多认为由孔子首创 , 因为该词出处为《春秋》 。 《春秋》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体史书 , 相传为孔子所作 。 孔子常用不太明显的字眼委婉的表达自己的倾向 , 没有像一般的史书那样直接的点明褒贬 , 而是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 作为一种史学上的笔法 , “春秋笔法”一直被历代中国文人运用在各种文字体裁上 , 如诗歌、小说、议论 。 如今还被运用在现代新闻报道中 , 在《南方周末》的一些报道中就可以窥见其踪 。 《南方周末》从前“让无力者有力 , 让悲观者前行”的批评色彩看上去过于激进 , 从新闻舆论导向与社会稳定的层面出发 , 它近来一直受到宣传部门的批评 , 这无疑是其风格转变、越来越趋向“春秋笔法”的一大根源 。
作者:黎荔中国古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种 作为民族传统的“春秋笔法”
文章图片
委婉的表达倾向 , 不直接表明态度 , 而是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同时用词极其精微 , 一字置褒贬 , 简练而含蓄地点评人事 。 春秋末年鲁国太史左丘明对这种文章笔法 , 概括为“微而显 , 志而晦 , 婉而成章 , 尽而不污 , 惩恶而劝善” 。 我觉得 , “春秋笔法”实在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 微词曲笔 , 这是极俏皮的笔法 , 从字面上读不出什么意味 , 全靠氛围、语气来达到反转的效果 。 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 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 , 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 , 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 , 这是多么高妙的文笔手段 。 纯正的“春秋笔法”不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 , 不夹带私货 , 不存私心杂念 。 “孔子作春秋 , 乱臣贼子惧” 。 当时的国君、大夫得春秋一字之褒者 , 其荣甚过天子之命服 , 得春秋一字之贬者 , 其辱过于天子之刑戮 。 所以孔子说:“知我者 , 其惟《春秋》乎!罪我者 , 其惟《春秋》乎!”——此即“寓褒贬 , 别善恶” 。 在这个意义上 , 春秋笔法是披着曲笔外衣的直笔 , 秉持大义 , 不偏离 , 不歪曲 , 不隐瞒 。 如《春秋左氏传》中的名篇《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 , 郑国国君灭弟弟段的做法很阴险 , 所以称其为伯 , 而不称为庄公;弟弟不像弟弟 , 所以称段 , 而不称弟;兄弟间像两国国君作战 , 所以称克 。 如此 , 作者对整个事件的好恶褒贬就都表现出来了 。 兄之老谋深算 , 弟之骄纵贪婪 , 兄弟之间为了夺君位而你死我活的恶斗 , 全部透露出来 。 称庄公为“郑伯” , 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 , 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为了争夺王位 , 骨肉至亲成为殊死仇敌 , 以一“克”字讽之 。 简单的言语 , 透露出史家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的评判 。 不着一褒字 , 也不着一贬字 , 而褒贬自在其中 。 这种手法 , 正是《春秋》一书所用的手法 。 郑国最高统治者内部夺权斗争的尖锐性和残酷性 , 难道不能透过这些有意味的文字得以充分领会吗?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