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古代 , 女孩子们同样是爱美的
现代女性的化妆台上总是挤满了瓶瓶罐罐 , 粉底、高光、眉笔、眼影等等一件不落 , 日系妆、欧美妆、烟熏妆各种化妆风格也是层出不穷;而在古代 , 女孩子们同样是爱美的 , 但因为化妆对于她们来说尚不方便 , 故多以简单的眉妆、唇妆、面妆为主 。
其中变化多端的眉妆寄托了女性的最多心思 , 不同于西方人喜欢用嘴和肢体表达情感 , 中国人更相信眉目传情 , 眉毛和眼睛被看作人类面目最生动、最会传情达意的部位 , 在眼影尚未出现的年代 , 眉毛的描画也就成了古代女子极为讲究的事 。
懒起画峨眉:眉妆的由来诞生
1、 先秦:略施粉黛
先秦时期 , 我们的先祖还生活在一个物质匮乏、生产力低下的时代 , 对于生活的装点和自身的修饰还处于比较懵懂的阶段 , 但眉妆算是诞生最早的化妆手段之一 , 画眉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 《国策·楚策》有:“周郑之女 , 粉白黛黑”这样的描写 ,
“粉白”是将白粉抹在脸上 , 而“黛黑”即指当时的妇女描眉以深黑色为主 。
文章图片
略施粉黛
在《诗经》中 , 经典美人卫庄公夫人齐庄姜的形象是“手如柔荑 , 肤如凝脂 。 领如蝤蛴 , 齿如瓠犀 。 螓首蛾眉 , 巧笑倩兮 , 美目盼兮 。 ”诗中的赞美之词即是春秋时期人们对最美丽的女子形象的描绘 , “蛾眉”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 是当时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眉形 , 后来也成为了眉妆的基本样式 , 是流传了千年的独属于中国女子的眉妆经典 。
2、 蛾眉的出现
“蛾眉”指长长的且弯曲的眉毛 , 因为像蚕蛾的触须一般而得名 , 据说蛾眉的发明与原始部落的蚕蛾崇拜有些关系 , 从河南信阳和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木俑看来 , 这样的说法并非信口拈来 , 因为在这些文物身上看出 , 早先的蛾眉还要在眉下点几个小圆点 ,
表示蚕卵 , 也暗示女性的生育 。
由“春秋第一美人”齐庄姜作为模范 , “蛾眉”被奉为美女的标配 , 后来的人们也多用“蛾眉”来描绘或者指代美人 , 屈原的《离骚》中便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的借代 , 《文言·卷二》有“秦晋之间 , 美貌谓之蛾”的说法 , 可见两道蛾眉成为了当时的时尚 。 而在后世的演变中 , 各代的风情中都贯穿着蛾眉这样的基本形象 , 因为它最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 , 拥有极强的生命力 。
一路行来 , 尝尽奢华艳丽与浓妆艳抹
1、 魏晋南北朝:“眉如翠羽”与“黄眉墨妆”
经历了秦汉时期的发展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学观念已趋成熟 , 人们对于美的偏好也逐步由质朴单一的清新到了更为华丽丰富的浓艳 , 眉妆在民间被广泛普及 , 但是长眉依然是人们最青睐的眉形 , 曹植的《洛神赋》中描写洛神的美貌时 , 就用了“云鬓峨峨 , 修眉联娟” , 而很有意思的是 ,
由于南北朝的分立 , 两地人民的审美和妆容也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 。
文章图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学观念已趋成熟
南朝无论在宫廷还是民间都弥漫着一阵繁美奢艳的风气 , 文人对于女子的妆饰有着前所未有的嗜好 , 衍生出了多样且复杂的眉妆 , 从宫闱到民间 , 由汉代继承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面的女孩子脸上有这“3条线”?妥妥的“美人胚子”,中一个也要恭喜
- 女孩子她是越南“凤姐”,花9万整容嫁给富二代,如今女儿颜值亮了!
- 女孩子淡斑精华哪个牌子效果最好 细数这三款宝藏淡斑产品
- 女孩子女生脸上有这5个特征,很容易招惹异性!同时中2个的人很幸运
- 女孩子皮肤不好的女人,坚持做好5件事,也可能慢慢养成''奶油肌''
- 女孩子美妆博主琪琪:开着瑞虎5x超级英雄版,一起勇敢直面世俗眼光
- 水果 国外进口的“丑水果”, 当地女孩子把它看为“美容圣品”!
- 女孩子冯提莫练习舞蹈没化妆,纯素颜照被助理曝光:心疼男粉丝三秒!
- 分手对一个女孩子的伤害真的很大
- 生活中的美白小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