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 , 有关原生家庭的话题被广泛而频繁地提及 , 引发一波又一波激烈地讨论 。 而这其中 , 大多是对原生家庭的论战及讨伐!
这里面 , 有不少的极端案例 。
其中 , 有名牌大学博士后 , 认为被原生家庭压榨 , 二十年不联系父母的;
有女博士 , 因被原生家庭遗弃 , 坚决拒认亲生父母的;
还有责怪父母溺爱导致低能 , 因此拉黑父母 , 写长文控诉原生家庭的……
这一桩桩一件件 , 子女视父母为陌路甚至敌人、充满指责的亲情冲突事件 , 让人感觉触目惊心 。
文章图片
的确 , 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度 , 加之牢固家庭观念的存在 , 使得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 , 都会受到来自原生家庭的巨大影响 。
一代又一代人 , 在强大的共同文化背景的塑造下 , 每个家庭都有着惊人相似的教育与传承方式 。 这就形成了人们对原生家庭普遍的、类似的认知 。
有些落后甚至腐朽的传统观念 , 捆绑上强势的道德和舆论 , 确实给很大一部分人带来了身心的困扰 。
近年来 , 由于时代变迁 , 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 , 很多人开始全面质疑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原生家庭文化 。 部分行事偏激者 , 更是彻底地否认了传统的原生家庭价值观 。
文章图片
问题来了 , 这种质疑、否认及至与原生家庭彻底划分界限的态度 , 真的能给人带来幸福指数的提升吗?
我不禁想起另一个故事 。
同一家庭长大的两名男子 , 一个嗜酒成性 , 喝多之后就会家暴 , 打老婆孩子;另一名则温文尔雅 , 对妻子特别好、两人相敬如宾 。
当心理专家问及两人行为背后的动机时 , 竟发现原因如出一辙!
其中一个说:“因为我父亲就喜欢酗酒、家暴 , 所以我也自然形成了这样的习惯 。 ”
而另一人则说:“因为我父亲喜欢酗酒、家暴 , 我从小就发誓 , 绝不成为跟他一样的人!”
文章图片
我们的性格、行为模式、处事方式、对待自我的态度 , 的确与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 , 但同时 , 是复刻原生家庭的模式 , 还是有所借鉴与改变 , 选择权在我们 。
成年前 , 我们由于各种原因 , 必须紧密与原生家庭相连系 , 这时 , 父母的很多指令和要求 , 我们不得不遵从 。 但成年后呢 , 既然认识到原生家庭的问题 , 是不是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 去进行积极的沟通与协调呢?
当然 , 我们不要道德绑架 , 首先要排除一些特别极端的、病态扭曲的家庭 , 这样如黑洞一般的家庭 , 如果自己无力改变 , 最好是远离 , 以免堕入无底的深渊 。
但 , 从常规意义来说 , 哪个原生家庭又会是完美的呢?既然不存在完美的人 , 就不可能存在完美的家庭 。 因此 , 原生家庭 , 势必有着这样或那样不如人意的问题 。
文章图片
心智不成熟前 , 总会一味地推责 , 为自己的种种缺点和毛病甩锅 。
“我性格不好是因为我父(母)性格不好 。 ”
“我学历低是因为父母不懂辅导、基因不好、环境不好……”
“我情绪不稳定是因为父母喜欢压抑我、贬斥我、打击我……”
“他有出息是因为家里有钱有势 , 起点高……”
总之 , 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 所有的原因都在于原生家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女儿,这3种家庭的男生不能嫁”,妈妈写给女儿的信,很中肯
- 文/笔耕时代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现在年轻人都追求婚姻自由 父母不会让女儿加入这三种家庭,不需要女方来承担这些现实债务
- 文/笔耕时代图/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金钱是检验人心最有用的利器 你愿意和我组建家庭吗?
- 爱情、婚姻、家庭是每个人在30岁以前都要遇到的问题 爱情、婚姻、家庭是每个人在30岁以前都要遇到的问题
- 父母之爱子 婚姻中,这三种家庭不适合做亲家,遇见了要躲着走
- 现在的年轻人对婚姻家庭有着复杂的看法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年轻人有了这些想法呢?
- 引导语每个人都是从小孩成长起来 原生家庭的子女,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父母?
- 关注作者/小稚家庭的发展 你越低调,越是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流言
- 说到“偏心” 说到“偏心”,这可能就是永远的家庭矛盾的导线
- 组建一个家庭不容易 女同事出轨,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