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美人卷珠帘 , 深坐蹙蛾眉 。
但见泪痕湿 , 不知心恨谁 。
——李白《怨情》
【作者:黎荔美人卷珠帘 蛾眉之轻蹙】《红楼梦》里宝哥哥初见林妹妹 , 最先注意到的 , 是她的眉眼 。 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 , 是以下这两句“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 ”这是对黛玉眉目的特写:眉尖若蹙 , 有如一缕轻烟;两眼含情 , 略带喜悦而又略带幽怨 。 淡淡两笔即将黛玉面貌的超凡脱俗和性格的多愁多情勾勒而出 。 宝玉眼中的黛玉丰神绝世 , 与众各别 , 给其印象最深刻的 , 就是她那含愁带露的眉目和飘灵超逸的风度 。 于是 , 怡红公子抓住黛玉最有个性的外貌特征 , 初次见面就为黛玉取名“颦颦”二字 。 因为这位妹妹眉尖若蹙 , “西方有石名黛 , 可作画眉之用” , “颦”是皱眉头的意思 , 此后《红楼梦》中诸儿女皆称林黛玉为颦儿 。 后来 , 宝玉不自觉地喜欢上了酷肖黛玉的俏丫鬟晴雯 , 也是提起笔来要给人家画眉 , 第三十回见到龄官在雨中画蔷 , 也因龄官“眉蹙春山、眼颦秋水 , 面薄腰纤 , 袅袅婷婷 , 大有林黛玉之态”而完全看痴了 , 不觉在雨中淋成了落汤鸡 。
为什么在东方美中更欣赏“蹙眉”这一类?其实 ,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 ,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 ”分明是借了西施故事和诗经典故 , 以及楚辞的流风遗韵 。 在中国文学史上 , 关于眉毛颦蹙的女子的诗词、图画比比皆是 。 李白、李涉、唐寅都有非常优美的诗篇传世 。 眉是青山聚 , 眼是绿水横 , 眉眼荡动时 , 青山绿水长 。 遥想那些历史风烟中的东方美人 , 眉似初春柳叶 , 常含着雨恨云愁 。 她们头上挽着玲珑云髻 , 斜插着一枝碧玉钗子 , 描着淡而细长的远山眉 , 双眸秋水横波 , 流盼之际 , 略带羞涩 。 皱着眉头的脸庞上那份迷茫天真 , 一定让人看着很是揪心 。 我发现在历史上 , 从周幽王到吴王夫差 , 都被“眉心轻锁惹人怜”的美所打动 , 因为褒姒、西施的眉微颦、眼含怨的冷艳神情 , 比之那些故作媚态、卖弄风骚的嫔妃宫娥 , 自有一分另类的美 , 令君王神魂颠倒乃至为之倾覆江山 。
文章图片
我在影视作品中见过最有“蹙眉”之美的 , 是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中朱茵所饰演的紫霞 。 初登场时的紫霞 , 芦苇荡里撑开一支竹篙 , 明艳灵动 , 幻想“我的心上人是个盖世英雄” , 天真笃定 。 但到了后来 , 她的眼角眉梢全都是哀怨、愤恨、不解、不舍 。 流下那一滴眼泪之前 , 看过至尊宝的心之后 , 她的眉心轻蹙 , 容色间隐隐有懊闷之意 , 似是愁思袭人 , 眉间心上 , 无计回避 。 她的伤感像是不知不觉从皮肤中渗入五脏六腑 , 久久不能释怀 。 是因为“我猜中了前头 , 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 恋恋不舍?又或者 , 是听夕阳武士说“相逢恨晚、造化弄人” , 心有不甘?芳心的千言万语、千回百转 , 尽在眉端隐隐的蹙容之中了 , 那种丰神气韵实在太过动人 , 让人看得屏住呼吸、无法移开眼睛 。
从眉梢眼角蕴含的光彩来看 , 美人都千姿百态各美其美 , 区别的其实是性情态度 。 心理学认为 , 人的情感是“动于中而形于外” , 就是说 , 爱、恨、忧、怨、喜、怒等情感完全是人的内心体验 。 而这些情感 , 又总是要以一定的外在形态表现出来的 , 比如 , 怒则柳眉倒竖 , 忧则愁眉深锁 , 喜则眉开眼笑 。 美人必须是灵动的 , 眉是青山聚 , 眼是绿水横 , 这种“形容”之美 , 是静态的 , 不足以“移人” 。 只有“态度” , 也即一个人的性灵、性情 , 自然流露的情绪波动 , 才让人心旌动摇 , 魂牵梦萦 。 “态度”是“临去时秋波那一转”的眉梢眼角带电 , “态度”是“一问一沾襟 , 低眉终不说”的愁损翠黛双眉 。 所谓佳人 , 乃是一个活物 。 所谓风情 , 正是举手投足歌笑颦叹之间的风致韵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作者:子墨杨绛先生说:“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听天命,所见即美,不能盲从时尚
- 作者:子墨时光如水 清风拂面,吹的不是昨日的良辰美景,岁月静好
- 作者:子墨中年是人生中的一个关键的时候 人到中年,也就不再追求繁华热闹,而是返璞归真
- |够了,她只是谈个恋爱而已
- 本文转自:中国网来源:书报文摘作者:青梅才隽编辑:刘倩文章已获转载授权 夜读 | 余生,让我们多陪伴父母
- |今生,我愿做你的茶
- 作者:清荷札记今又端午 余生不长,愿灵魂的道场,温柔是你,珍惜亦是你
- 作者:黎荔随着季节的流转 春天中,蕨的静静呐喊
- 作者:黎荔下半夜 下半夜的时光
- 作者:黎荔中国人三千年来 长在心里的一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