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的确是一个检验 , 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的灵魂的深度 , 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的真正感觉 , 他是否厌烦自己 。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 不厌烦自己是一个起码要求 。 一个连自己也不爱的人 , 我敢断定他对于别人也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 , 他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社会交往 。 他跑到别人那里去 , 对于别人只是一个打扰 , 一种侵犯 。
不喜欢独处的人 , 内心其实非常空虚和贫乏 , 其灵魂也是空洞与寂寞的 。
这样的人 , 往往是喜欢随大流 , 人云亦云 , 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 。
文章图片
反正 , 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 内心感觉宁静、充实和满足 。
这种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 他们的灵魂更加有深度、更有趣 。
人们常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 是在8小时之外拉开的!
因为工作8小时之外 , 独处的时间和质量 , 才是决定我们人生高度的关键 。
正所谓是:我们把时间花在哪里 , 我们的成就便在哪里 。
真正聪明的人 , 都应该知道独处有以下三个好处 。
文章图片
一:在独处时候学习
《论语》中记载 , 孔子非常勤学好问 , 他独处的时候 , 总是“整天吃粗粮 , 喝冷水 , 弯着胳膊做枕头 , 只是读书学习 , 也自得其乐” 。
正是因为孔子如此好学 , 群居时候经常向人请教 , 独处时候经常读书学习 , 因此他才能知识渊博、学富五车 , 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
鲁迅先生和孔子一样 , 都是勤奋好学 , 而且鲁迅更擅长独处 , 并且他能够在独处中不断让自己成长进步 , 以至卓越 。
正如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所讲:哪里有天才 , 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 。
所以说 , 我们像孔子、鲁迅先生那样优秀 , 就要利用好独处的时间 , 独处的时候专注于读书学习、工作 。 如此这般 , 我们每天学习一点 , 每天进步一点 , 便可在日积月累中越来越优秀 。
文章图片
二:在独处时候修身
读曾国藩家书或者日记 , 我们就会发现他是个很善于独处的人 , 而且还懂得用“慎独”来修身 , 避免自己沦为连自己都讨厌的小人 。
在《挺经-内圣篇》中 , 曾国藩首先说道:“独处”这个东西 , 是君子和小人共同感受到的 , 但是君子和小人对待独处的方式各不相同 , 最终人生也不同 。
小人独处的时候 , 认为自己是一个人 , 无人约束 , 便会经常产生非分的念头;如果非分之想积聚多了 , 就会变成任意妄为 , 由此欺人的坏事便发生 。
而君子独处的时候 , 感觉忧惧 , 时刻记着“举头三尺有神灵” , 因此会生出真诚的意念 。 真诚念头积聚多了 , 就会处事谨慎 , 由此对自己不满意的德行下功夫匡正 。
如此这般 , 君子和小人虽然都是独自处事 , 但是两者的人生差距也因此拉开了 。
文章图片
三:在独处时候悟道
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不同 , 儒家讲究“为学日益” , 道家倡导“为道日损” 。
老子也爱独处 , 但他不是在独处时候做人生加法 , 而是做人生减法 , 让自己清心寡欲 , 领悟大道 。
老子在《道德经》第16章写道:致虚极;守静笃 。 万物并作 , 吾以观复 。
老子在观什么 , 又是如何悟道呢?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对于很多中年的夫妻分床睡 对于很多中年的夫妻分床睡,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 妻子|这种特质的妈妈,再苦再累都是自找的,感动自己却是家里人噩梦
- 恋爱|女人放不下一个男人时,会有这样的表现,真是让人心酸又心疼
- 森屿鹿林|其实,女人默许你这样做,是有意和你发展关系的信号
- 01世间的美好 有些女人,看起来柔情似水,安静的甚至让人感到好欺负
- 偌大的红尘 你是我最爱的人,你是此生不负的情深,是我余生不忘的缱绻
- 童年|一粒沙,能看到的世界
- 乃万|人红是非多:从霸气外露到取悦众人,被质疑的信和乃万如何翻盘
- 厨房|能让生活变美好的12件事
- 格大人|女人被异性征服后的显著变化:三方面“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