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 你越了解自己,接纳自我,就越容易遇到真爱

人生在世 你越了解自己,接纳自我,就越容易遇到真爱
文章图片
人生在世 , 谁愿意活成一座孤岛 。
我们害怕孤独、不被理解 , 渴望与人交流 , 建立联系 。
在众多人际关系中 , 亲密关系尤为特别与重要 ,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幸福度 , 包括健康与长寿 。
研究表明 , 那些朋友和爱人都很少的人 , 比有充满关爱的亲密伴侣的人死亡率高得多 , 约为2-3倍 。
想要拥有幸福的亲密关系 , 就得后天努力学习与练习 , 毕竟爱也有学问 , 爱是一种能力 , 一门艺术 , 一段修行 。
很多人感情不顺、后悔结婚 , 多半都是因为没有真正了解亲密关系的真谛 , 与伴侣的依恋类型不匹配所导致的 。
人生在世 你越了解自己,接纳自我,就越容易遇到真爱
文章图片
一、依恋关系的四大类型
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不同 , 它蕴含着深层次的关心理解、相互依赖、信任以及承诺 。
明明是两个人 , 却有着形同一个人的默契与无间隙 。
正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所说的那样 , “每个人明明都是独立的个体 , 一个人怎么能那么依恋另一个人?”
不同的人对亲密关系 , 有着不同的见解 , 对婚恋有不同的依恋 。 在《亲密关系》一书提及到 , 人际关系受到个体经历和经验影响 , 巴塞洛缪认为成年人有四种依恋类型 。
安全型: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 。 不管是依赖他人还是被人依赖都感觉心安 , 不会担忧独处和不为人接纳 。
痴迷型: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投入全部的感情 , 但经常发现他人并不乐意把关系发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亲密 。 没有亲密关系让我不安 , 有时还担心伴侣不会像我看重他一样看重我 。
恐惧型:和他人发生亲密接触会使我不安 。 感情上我渴望亲密关系 , 但很难完全相信他人或者依赖他人 。 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会受到伤害 。
疏离型: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也安心 。 对我而言 , 独立和自给自足更加重要 , 我不喜欢依赖别人或者让别人依赖 。
人生在世 你越了解自己,接纳自我,就越容易遇到真爱
文章图片
针对这四种依恋类型的特质 , 你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
当然 , 我们在“回避亲密”与“忧虑被弃”这两个维度是有高低之分 , 也有连续变化的 。
换句话来说 , 尽管我们能很好划分成这四大依恋类型 , 看似不会重叠 , 但实际上人是很复杂的 , 我们可能表现像某种依恋类型 , 但同时蕴含其他类型的特质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亲密关系中 , 如果男女双方的依恋类型匹配 , 那么他们就越容易感到幸福与满足 , 关系就越稳定 。
如果依恋类型不匹配或者甚至“相冲” , 那么双方在一起无疑是痛苦的 。
举个例子 , 如果痴迷型的人爱上疏离型的人 , 一个很想跟对方亲密无间 , 另一个想要逃离与独立 , 那么两个人在一起都不会感到轻松的 , 甚至会感到很难受与痛苦 。
人生在世 你越了解自己,接纳自我,就越容易遇到真爱
文章图片
二、依恋类型“相冲”
看到这里 , 你可能会问:如果依恋类型不匹配 , 是不是就得分手?
其实 , 大可不必 。
因为一个人的依恋类型是可以改变的 , 尽管我们常说禀性难移 , 但实际上还是可以改善与改变的 。
一个高质量的爱人 , 一份良好的亲密关系 , 或者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 , 都可以让我们的性格与三观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
譬如 , 有些人一开始是安全型的 , 很容易亲近与接纳他人 , 对亲密关系很有信心与心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