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这么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始于性格,久于舒服

听过这么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始于性格,久于舒服
文章图片
听过这么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 始于性格 , 久于舒服 。 ”
也有人说:“欣赏一个人 , 始于颜值 , 敬于才华 , 合于性格 , 久于人品”
其实 , 不管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 , 人与人之间 , 不过是一场以心换心 。
01
爱情:三观比五官更重要
《红楼梦》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 , 莫过于宝玉 , 黛玉 , 宝钗三人的感情关系 。
书中写到:“都道是金玉良缘 , 俺只念木石前盟 。 ”
金玉良缘指的是宝玉和宝钗 , 木石前盟说的是宝玉和黛玉 。
小时候不明白 , 为什么事事周全的薛宝钗 , 会输给咄咄逼人的林黛玉 。
长大后才明白 , 答案 , 宝玉早已说了出来 。
宝钗是个务实主义者 , 两人相处时 , 宝钗常常劝解宝玉 , 多读孔孟之道 , 希望他能在家族的荣光下 , 走上仕途 , 光耀门楣 。
但她不明白宝玉的心思 。
宝玉从小长在这锦绣华贵的大观园 , 心里向往着诗与远方 , 对世俗求取功名之路 , 极为反感 。
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 , 十分厌恶 , 全然否定 。
他只期盼过得随心所欲、听其自然 , 亦或是在大观园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的生活 。
而黛玉自幼同宝玉一处长大 , 明白宝玉心中所愿 , 从不劝宝玉做他不想做的事 。
黛玉饱读诗书 , 经历多难 , 心中坚定着自己的想法 , 所以她说不出那些劝宝玉的“混账话” 。
大观园里红颜无数 , 只有黛玉懂宝玉 , 懂他的所思所想 。
黛玉死后 , 宝玉和宝钗在家人的安排下成为夫妻 , 但两人对生活的态度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
两个合不来的人 , 即使被强绑在一起 , 也过不到一块去 。
宝玉终日郁郁寡欢 , 原本就随心所欲的秉性也越发地难以自抑 。
不久 , 他以参加科举为由 , 离开贾府 , 终于出了家 。
我们总说 , 三观不同 , 不必强融 。 是因为 , 两个人三观不合 , 你不理解我的想法 , 我不认同你的做法 , 不啻于打了一场心理攻坚战 , 让彼此心神疲惫 。
其实 , 爱情里三观比五官更重要 。
余生漫长 , 一定要找一个彼此契合的人在一起 , 才能共度余生 。
听过这么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始于性格,久于舒服
文章图片
02
亲情:真心比血缘更重要
老话常说:“血浓于水 , 亲情如山 。 ”
人们常常会觉得 , 亲情只和血亲相连 , 但有太多的人们 , 用行动否认了世俗的偏见 。
电视剧《以家人之名》的主角们 , 改变了家的含义 , 重塑了人们对亲情的认知 , 带给我们关于血缘与亲情的一次重新思考 。
刚到李家的子秋 , 明白自己不是李家亲生儿子的处境 , 总是懂事得让人心疼 。
他经常抢着做家务 , 放学回家后 , 也常常去李海潮的面馆帮忙 。
一次 , 邻居对他开玩笑说:“子秋 , 你可好好表现 , 你不听话 , 你爸就把你送走啦 。 ”
小心敏感的子秋信以为真 , 眼睛眨巴眨巴地 , 含着泪水 , 一句话也不说 。
李海潮听到后 , 马上告诫邻居:“您别这样跟孩子开玩笑 , 小孩子会往心里去的 。 ”
然后 , 温柔地擦去子秋的泪水 , 安慰道:“不会的 , 爸不会送你走的 。 你和小尖一样 , 都是爸的孩子 。 ”
在李海潮的耐心开导下 , 子秋坚定地点了点头 。
在子秋的心里 , 李海潮是他的爸爸 , 家人 , 也是他生命中的一束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