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奶奶不下班:隔代养育,助力了中国社会的生育率( 四 )


亲友们虽体谅史丽丽的不易 , 但作为陪读奶奶 , 两个孩子成绩下滑、成长过程中暴露的性格问题 , 会被归结到奶奶照顾不力上 。
史丽丽心中苦楚无处诉说 , 2020年 , 她得到了人生中第一部智能手机 , 一台被亲戚淘汰的杂牌机 。 她借由这台杂牌机学会了使用短视频 , 她将积攒的不如意在短视频中倾诉出来 。 每次都能得到几百条情真意切的回复 , 有人夸她“漂亮” , 有人亲切地喊她“老妹儿” 。 这是她生活中得到的为数不多的赞美和理解 , 也是她沉闷生活里的唯一娱乐 。 有段时间 , 除了日常生活和做家务之外 , 她迷上了直播、拍视频 , 但在亲友眼里 , 这成了 “奶奶”不称职的证据 。
|全职奶奶不下班:隔代养育,助力了中国社会的生育率
本文图片

谁来对育儿负责?
像张梅、史丽丽这样的老年女性 , 帮助下一代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 , 参与贡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育率的提升 。 但老年女性鲜少表露自己的劳累或倦怠 , 她们的牺牲和困境也鲜少被提及和重视 。
刚搬到城里时 , 张梅很不适应 。 每到周末 , 只要有空 , 她换乘4班公交、单程花上3个小时回到农村的家 , 给家里开窗通风 , 除湿晾晒 , 沿着海塘堤坝、挽着老姐妹的手散步聊天 。
张梅还说起自己的婆婆离家出走的一段往事 。 上世纪90年代初 , 婆婆4个儿子相继生了6个小孩 。 那几年 , 婆婆每周轮流给一户人家带孩子 , 苦不堪言 , 却从未流露 。
有天 , 婆婆谎称出门办事 , 再也没回来 。 家人找了半个月 , 发现老人偷偷在县城找了一份做全职保姆的工作 , 吃住都在主人家 。 二儿子找上门去 , 母子两人一见面 , 都哭了 。 婆婆最终被劝服 , 辞职回家继续带孩子 。
张梅记得婆婆回来那天 , 来市场那一幕 。 当时 , 张梅一手抱着女儿 , 另一只手在整理摊位上的海鲜 , 突然看见婆婆迎面走来 。 婆婆伸出手 , 她递过孩子 , 孩子很自然地扑到了奶奶怀里 。 她们彼此都没有言语 , 但仿佛从彼此的眼神里读懂了对方 。
后来 , 县城的雇主还特地坐车来家里找过婆婆 , 希望她能再回去工作 。 那天6个孙辈都在婆婆家 , 哭、打闹、嬉戏 , 婆婆一边干着家务 , 一边看着这些孩子 , 对雇主说:我怎么走得了呢?
自那之后 , 婆婆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 在村子里呆了一辈子 , 是一位称职、受儿孙辈尊重的奶奶 。
与婆婆不同的是 , 张梅并不是完全忍耐 。 遇到不合理的情况 , 她会提出异议 。
有次女儿在公司受气 , 回家骂孩子 , 对张梅也说话也含沙射影 , 态度跋扈 。 张梅给女儿发微信 , 明确告诉她:我只有义务养你 , 养下一代不是我的义务 , 你对我态度不能这么差 , 女儿及时道歉 。
关于生育意愿的讨论中 , 2021年 , 南京大学社会学学者许琪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 , 在中国 , 与65岁以下祖辈同住的情况下 , 女性生育的优势提升38% , 但丈夫对家务的贡献多寡 , 并不会对妻子的生育意愿产生很大影响 。 因为不到65岁的祖辈一般健康情况较好 , 能帮助做家务和照看孩子 。
而如果不和祖辈同住 , 男方的家务时间就会显著影响妻子的生育意愿 。 当夫妇不与父母同住时 , 丈夫每多做一个小时家务 , 妻子生育的优势提高14.5% 。
李珍的两个儿子都忙于工作 , 无法匀出更多时间分配给家务和育儿 。 儿媳们决定生二胎 , 离不开婆婆对家务和育儿的分担 。 李珍的大儿媳很爱小孩 , 主动生下二胎 。 但去年底 , 弟媳二胎即将出生 , 婆婆去嘉兴照顾 。 离开婆婆后 , 大儿媳一边做一份兼职 , 一边独自带大宝二宝几个月后 , 几近崩溃 , 她说自己暂时没有再生三胎的念头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