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曲循环背后,那个忘不掉的故事( 三 )


苏同学
|单曲循环背后,那个忘不掉的故事
本文图片
图 | 厦门的风景
有些事情是先从音乐里知道的
歌曲:赵雷《三十岁的女人》
未到三十岁时 , 我因为会变成三十岁的女人感到恐慌焦虑 。 那时侯我的工作发展不如预期 , 没有伴侣 , 觉得自己可能将孤独一生 。
如今 , 我很想对三十岁的自己说:不必急 , 与其担心未知的选择 , 不如潇洒一点活 。
hhhhhh
歌曲:张学友《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每当我焦躁不安、失眠 , 都是这首歌伴我入睡 。 它娓娓道来的歌声能给人安定的感觉 。
最打动我的是“在四十岁后听歌的女人很美”这句歌词 。 我还是二十几岁的年纪 , 因为这首歌我不再对年龄的增长感到焦虑 , 而是产生了一种向往:希望自己在四十岁后 , 也能成为听着音乐的美丽女人 , 也能在平凡的日常中 , 获得细小、确定的幸福感 。
乌云
歌曲:羽泉《开往春天的地铁》
我的家乡没有地铁 , 大学在石家庄读书 , 那时候也还没有修地铁 。 我对地铁的印象停留在同名电影中 , 银色通道 , 和神色各异的拥挤人群 , 他们在这里上演着各种际遇 。 大四时 , 同班同学大多都找到了工作 , 而我向往到北京读研 , 却考研落榜 , 只得准备二战 。 《开往春天的地铁》是我那段时间里循环最多的歌曲 , “坐地铁”是一件极小的事 , 但对当时的我来说 , 是对生活的寻找 。
后来我辗转来到北京工作 , 把租屋安置在了北五环外 。 这首歌曲末尾录制的报站声是“西单站” , 入职之前 , 我特意坐了一号线 , 到西单站下车 , 在候车凳上坐了半天 , 观察着来往的居民、上班族 , 准备开启春天复苏般的新生活 。
syuli
|单曲循环背后,那个忘不掉的故事
本文图片
图 |西单站外的天桥
歌曲带去的思念
歌曲:寻梦环游记《Remember me》
我父母是教师 , 白天工作忙碌 , 所以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
童年的记忆里 , 奶奶总是和蔼地冲我笑着 , 乡村生活的花草树木都让我感到快乐 。 到了要上学的年纪 , 爸妈带我离开了老家 , 我也有每周末回去看望爷爷奶奶的习惯 。
爷爷比奶奶年长十岁 , 先离开了 。 奶奶没有跟着她的儿子们生活 , 自己一个人守着旧屋 。 我读了高中后不能经常回老家看望奶奶 , 每一次回家的相见 , 祖孙俩眼里都噙着泪水 。
读大一的国庆假期 , 我回家乡看了奶奶 , 我们都很开心 。 可第二天 , 我爸便接到了她垂危的电话 , 奶奶选择了自己了结这一生 。
在电影《寻梦环游记》上映时 , 我与女朋友去看了 。 坐在轮椅上的太奶奶出现时 , 我便立刻扭头跟女朋友说 , 她好像我奶奶 , 面庞像 , 笑容像 , 突着血管的瘦削手背也令我感到相像 。 电影还没结束 , 我已经在电影院哭了起来 。 这首主题曲也因此被我单独放在了歌单里 , 一直不忍回头去听 。 其实我宁愿相信奶奶的离去是她制造的巧合 。 奶奶走时 , 爷爷正好去世十年 , 我想 , 或许她是为了跟爷爷同岁吧 。
偏执的精神病患者
|单曲循环背后,那个忘不掉的故事
本文图片
图 |影片中的太奶奶
歌曲:任然《外婆桥》
对我而言 , 离别并不像诗词里写的“桃花潭水”、“长亭古道” , 而是在同样洒满阳光的早上 , 有人留在了昨天 , 留给我的就是一脚踏空的感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