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通常不是由物质高级和低级
庄子有言:
“物物而不物于物 。 ”
真正聪明的人 , 都能够管住自己 , 节制自己的欲望 , 过上一种低配的生活 , 然后追求更为充盈的精神生活 。
这样下来 , 才能拥有一种自在而祥和的灵魂 。
正如索提那克禅师所说:
“人生欲望 , 如树上杂枝 , 你无法完全消除 , 却需要定期修剪 。 ”
诚然 , 人若想过得自在 , 幸福和满足 , 就得定期修正自己 , 改变自己 , 做到:物质低配、生活简配 , 欲望减配 。

文章图片
1:物质低配
人这一生 , 大部分的人 , 喜欢追逐名利 , 大多急功近利 。
这类人 , 越是想要追逐一种高配的物质 , 反倒最终深受其害 , 奔走于形形色色的诱惑之中 。
以至于 , 精神压力巨大 , 活得并不开心 , 最终被自己的欲望反噬 。
反之 , 那些懂得适可而止 , 也懂得凡事凡物要追求有度的人 , 积极减少不必要的物质追求 , 过上低配的物质生活 , 反倒在心灵上收获了自在和从容 。
被称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 , 一生自奉寒素 , 过着清淡的物质生活 。
显然 , 这种低配的物质生活 , 给了曾国藩更多的精神满足 。
他曾对儿子说:
“我为官二十年 , 不敢沾染官宦习气 , 吃饭住宿 , 一向恪守朴素的家风 ,
俭约可以 , 略略丰盛也可以 , 过多的丰盛我是不敢也是不愿的 。 ”

文章图片
所以 , 去往曾国藩家做客的人都知道 , 吃饭 , 每餐仅一荤 , 有客人来了 , 每餐才会加多一荤 。
这个习惯即便在曾国藩当上了大学士 , 也一样奉承这样的原则 , 以至于被当时的人诙谐地称为“一品宰相”:“一品”者 , “一荤”也 。
还有一件更令人感到佩服的事情便是 , 曾国藩在三十岁生日之际 , 给自己缝了一件青缎马褂 , 平时不穿 , 唯有在逢年过节 , 或是在一些值得庆贺的好事来临时才穿上 。
以至于这件衣服到了他离开了人世之后 , 还跟新的一样 。
曾国藩一生恪守“勤俭”的物质生活 , 使得他活出了一种清白告诫 , 操守洁美之风 。
撰写《肖申克的救赎》著作的斯蒂芬·金 , 在写作面积只有一平方米大小的地方里 , 只能放置一张很小的桌子 。
而在这张很小的桌子上 , 摆放的物件又少又小 , 一盏小台灯 , 一叠稿纸 。

文章图片
当他成名之后 , 也曾试过给自己的办公室升级一下 , 以至于换了一张胡桃木材质的高级书桌 , 宽大得如同一张单人床一般 。
奈何当他真正坐下来开始写作的时候 , 却发现灵感全无 , 同时也发现自己写得并不自在 , 更不快乐 。
由此可见 , 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 , 通常并不是由外在的物质高级和低级 , 好与坏来决定的 。
甚至可以说 , 一个人的满足感 , 从来不是由物质的多少来决定的 。
物质低配 , 并不是为了压缩你的生存空间 , 而是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 , 也是能够提升你生活质量的东西 。
大道至简 , 删繁就简 , 才能活出一颗丰盈的内心 。
诚然 , 低配的物质生活 , 并非要你一定要做到衣衫褴褛 , 或是吃糠咽菜 。
而是需要你更加注重内在的修炼、修为、修养 , 然后去注重精神上的成长 , 以及灵魂上的丰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适度是一个大范围可以使用、或者观察到适用的概念 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相互独立相互尊重又相互陪伴
- 没人听说过这个港口总是盛开的。|治愈生命的一个好方法是继续热爱生命
- |演员沈丹萍:为嫁老外与家人决裂,我要追求幸福
- |女人想念一个人,就喜欢给对方发以下“三个字”,别看不懂
- |富翁与流浪汉
- 两性关系|有3种聪明的撒娇方式,用好一个,男人心里都是你
- 文:晴风图:网络(若有侵权 当一个女人学会了依靠自己,那么人生就赢了
- 易经:你的强大 万物刚开始的阶段,都需要经历一个忍耐和积累的过程
- 有一个妈妈 别有坏情绪,你把坏情绪带给别人,别人也会反馈给你
- 相亲|在女人心中,好男人的标准变高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