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权得到重视 , 是时代进步的证明之一 。
曾经的人们被婚姻捆绑没有自由 , 即便与配偶不合 , 也迫于舆论压力不敢离婚 , 现在这样的舆论压力越来越少 。 城市越发达 , 人们越是能自由行使离婚的权力 。
所以 , 一些人算计别人的财产 , 用离婚作为要挟 , 已经不起作用了 。
张鑫(化名)的母亲算计儿媳不成功 , 就是输在了这一点上 。
本文图片
02
张鑫从小就知道母亲偏心弟弟 , 而他自己时不时就被母亲忽略 , 这让他很难过 。
随着年纪增长 , 张鑫渐渐明白了 , 只是因为弟弟长得比自己好看、性格更活泼而已 , 母亲就偏心 。 张鑫对母亲很失望 , 但内心其实非常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可 。
母亲常说:“我这个二儿子长得好 , 好多小姑娘喜欢他 , 将来肯定能娶个有钱的女人 , 让我享福 , 有面子!”
于是张鑫也希望自己能娶一个有钱的女人 , 向母亲证明自己更可靠 。
张鑫的家庭条件一般 , 但是他智商比较高 , 学习成绩很好 , 在大学期间因为表现优异 , 被教授邀请去做科研 。 这是张鑫凭自己本事挣来的 , 他成了一名研究人员 , 这一下子就比周围人更有格调 。
但是母亲却不以为然 , 这让张鑫又一次感到挫败 。
幸运的是 , 因为张鑫的能力出众 , 他收获了一位同专业的“小迷妹” 。
这个女生经常向他请教问题 , 请他吃饭 , 认识了一段时间后 , 女生向张鑫表白了 。 长时间缺爱的张鑫 , 第一次感受到被别人喜欢的滋味 。
而且张鑫惊喜地发现 , 这个女生家里非常有钱 。
本文图片
张鑫觉得妻子既满足了母亲的面子 , 也让自己收获了幸福 , 是最合适的结婚对象 。
所以张鑫对这份感情非常认真 , 女生家父母很看好这个小伙子 , 对他也很满意 。
张鑫并没有把女方有钱的事告诉母亲 , 因为他怕母亲的拜金吓跑女方 。 另一方面 , 张鑫自己也在赌气 , 他想结婚的时候让母亲再知道真相 , 让母亲后悔曾经的偏心 。
果不其然 , 结婚的时候 , 张鑫的母亲被女方家的阔气惊讶到了 。
而且女方婚前就有房有车 , 张鑫简直像是倒插门 , 只不过他不在乎这些 。
婚后 , 张鑫过得很幸福 , 他也如愿得到了母亲的重视 , 只不过这种重视并不是张鑫想要的那种亲情的温暖 , 反而是他最厌恶的物质方面的关注……
一开始 , 母亲隔三差五打电话跟张鑫拉家常 , 让张鑫激动得热泪盈眶 。
后来 , 母亲渐渐开始唠叨自己老了、身体不好 , 想搬到儿子家里住 。
张鑫天真地以为母亲想要依靠他是因为重视他 , 而且妻子并不反感老人搬进来 , 于是张鑫和母亲终于住在了一起 , 可以朝夕相处 。
本文图片
母亲住在张鑫家 , 平时经常和他谈心 , 软硬兼施、打感情牌 , 为自己曾经的偏心找借口 。
母亲还常常提起张鑫小时候爱吃什么、爱玩什么 , 好像她真的非常关注儿子一样 。
如此“春秋笔法”式的表达 , 逐渐击溃了张鑫封锁的心门 , 他渐渐被母亲的话术引导 , 相信了母亲只是一时糊涂 , 其实内心还是很爱他的 。
母亲见儿子相信了自己 , 终于露出了真正目的 。
其实她费这么大力气 , 就是为了给二儿子捞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俗话说得好 “不想错过你也不想把你让给别人。”这是爱情的开始
- 01卷首语木心说:“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 好的爱情,是在岁月里,一次又一次地爱上对方
- 著名作家三毛曾说过:“人活在世界上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有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
- 01卷首语木心说:“从前的日色变得很慢 人生路上,请好好善待你的另一半
- 梅根·马克尔|有爱妻梅根安慰也不行,输球的哈里王子气鼓鼓,“就是个小孩儿”
- |《传家》缺少了经济与文学的刻画,这还是“畸形繁荣”的上海吗?
- |父亲节|我们一起炫“父”吧!
- “朋友<strong...|活在当下,每个人离不开与人交际,更不能缺少与朋友的交往
- 01引言《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说:“人间至味 人生路上,一日三餐是最普遍的事情,也最具有烟火气
- “好的爱情 好的爱情,应该是两个人在一起并肩对抗生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