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乳|乳癌手术后,她们如何穿内衣?( 三 )


这件术后文胸仍有需要打磨的地方,无法一口气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但至少,她们不再是被忽视的群体。
关于乳癌术后女性的身体到底需要怎样的考量,于晓丹有着文字工作者的温度与情绪,太多故事让她流泪,试衣时会慷慨留下手机号方便患者联系。
于此同时,作为内衣设计师,她也像纳博科夫写《洛丽塔》那般,研究与思考,在做着一件非常理性的活。
义乳|乳癌手术后,她们如何穿内衣?
文章插图
上海试衣总共举办三场,周末两场在上海活动组织者JUAN的家。老房子里日光四溢,我们聊起这次项目的细枝末节,于晓丹数次落泪。
Q&A;
大多数人对“乳腺癌术后女性穿什么内衣”是无从想象的,六场试穿中你看到的她们,是怎么穿内衣的?
全是DIY,各种乱七八糟的DIY。她们很难买到一件完全合适的文胸,必须自己动一下手脚,有的人在里面塞纱布,有的人做了一个小小的、像饼干一样的东西垫在腋下,有的甚至在文胸背面加一个小兜兜,再把义乳放进去。她们能为自己做的事,就是首先解决外观上的不平衡。
从最初的设计理念落实到最后的成品也许是一个变动的过程,线下试穿后有什么新的发现与想法?
是的,每个人的身体都很不一样。这是个特别特殊的人群,平时你看不见她们在哪里。只通过图片,数字,不足以了解活生生的身体。我的好朋友确诊乳癌术后,我们说她是用生命在成就这件内衣,的确是这样。
最开始设计的时候,我们觉得很多人在切除手术后都是会去配义乳的,所以我们把义乳放在整个内衣的构建里面思考,更多考虑如何让患侧这一边有更大的承托,让义乳可以不那么往下坠。实际试穿之后我才发现,她们都急于想摆脱义乳。戴义乳会出汗难受,皮肤发红,有的人因为比较丰满,可能还造成心脏不舒服。
在北京第一场试穿,有个女孩突然之间说了这么一句话,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义乳?我们就不需要义乳了,再不需要了。我从来没想过,可以让她们丢掉义乳。
所以我们立刻重新调整了设计,感谢我们的供货商也非常配合,他们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连夜加班开模,把现在这件样衣做出来。我们设计了一种实心杯,取名叫“自在杯”,给她们试穿时发现效果更好。
【 义乳|乳癌手术后,她们如何穿内衣?】
义乳|乳癌手术后,她们如何穿内衣?
文章插图
为什么目前市面上已有的义乳产品无法宽慰到术后女性?
其实义乳工厂已经考虑得非常周到了,从分量到尺寸,甚至手感,有很多形状款式可以选择。昨天我路过一家内衣店,大玻璃上就写着,他们在做一款非常逼真的义乳。
但是,她们需要逼真吗?好比假肢,假肢逼真有它的意义,接上后可以走路了,所以需要外形逼真。但乳房切掉以后,假乳做得再逼真,它也无法承担乳房原本承担的功能。抛开外观来讲,乳房有哺乳的功能,在两性关系中也有存在意义,这些都是义乳无法承担起来的。
短时间内密集接触女性30~70岁女性的术后身体,也是你不曾有过的经历,是否有对女性身体产生了新的视角?
说实在,时间特别紧张,这次我可能都没太仔细看她们的身体整体,我看到更多的是伤口,都在观察她们的伤口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的好朋友M乳癌术后的伤口,我到现在还没有看过。北京场第一场试衣之前,我们团队有一个男生就跟我说,你必须要克服这个心理,你必须要看这个伤口,所以从第一个试衣患者走进来的时候,我才下定决心,我一定要看。但也挺出乎意料,真正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觉得害怕。反而很专注在研究她们的伤口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的人这么长?为什么有的人淋巴挖了那么多?淋巴最大程度能挖到什么程度?我脑子里在研究这些,像一个医生那样看她们的身体。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