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娃|“做自己”对于过好这一生有多重要?

为什么只有女性会陷入事业与家庭的两难选择?
为什么只有女性才会在“成为自己”和“拥有爱情”之间反复挣扎和纠缠呢?
即便你从未读过《第二性》 , 也一定听过波伏瓦的那句“女人不是天生的 , 而是后天成为的” 。 她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的呢?
波伏瓦是法国文学家、哲学家、女权主义先驱 , 她的思想超前于时代 ,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勇敢打破了传统的性别等级秩序 。
她也因为过于特立独行而饱受争议 , 被禁言、被嘲笑、被讽刺 , 但她一生坚持思考和写作 , 忠于自己 , 最终成为了她自己 , 也启发了全世界的女性 。
波伏娃|“做自己”对于过好这一生有多重要?
本文图片
波伏瓦的一生 , 成了一代又一代不再满足于“通过男人的梦想来实现梦想”的女性成功的象征 。
本期《杨澜读书》解读的是一本传记——《成为波伏瓦》 。
从这本书中我们不难看出 , 波伏瓦对哲学、自我、人生、爱情、女性做出的种种思考和实践 , 极具现代意义 。
世人了解波伏瓦 , 往往是因为她终生的伴侣、法国哲学家萨特 。 但这样的认知并不公平 。
波伏瓦波澜壮阔的一生 , 远远不止于与萨特的关系而已 。
波伏瓦在年少时就对由男性主导的世界产生了质疑 , 开始思考自己的女性身份 , 在“放弃自我”和“保持自我”之间挣扎 。 成年后 , 她的文学与哲学作品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摩登时代》杂志的创始人 , 她对人自身的基本问题有着深切的关注 , 被称作“存在主义哲学之母” 。
在19岁写下的日记里 , 波伏瓦叮嘱自己:

不要做波伏瓦小姐 , 要做你自己 。 不要去追逐外界强加给你的目标 , 不要去盲从既定的社会结构 。 对我有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 , 这样就可以了 。
波伏娃|“做自己”对于过好这一生有多重要?
本文图片
这也许是一个开始 , 预示着波伏瓦走上了一条漫长的、艰难的但也坚决的 , 成为自己的道路 。 波伏瓦是怎么成为她自己的呢?
“做自己”对于过好一生有多重要 , 是哲学家们千百年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 苏格拉底的座右铭是“认识你自己”;尼采说 , 生而为人的任务就是“成为你自己” 。
波伏瓦提出了她的哲学反驳:如果作为女性 , 不被允许“做你自己” , 那该怎么办呢?
“没有一个女性能够‘不受成见和偏见约束’地过她自己的一生” , 这是波伏瓦在《第二性》中的核心观点之一 , 她自己也没能例外 , 她的一生就是在成见、偏见和自我主张里反复挣扎和纠缠 , 并勇敢反击的一生 。
传记《成为波伏瓦》取材于最近几年曝光的波伏瓦信件、早期日记等材料 , 把她从萨特的阴影中拉出来 , 站在属于自己的聚光灯下 , 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立体的女性形象 。
当然 , 仅靠叙述并不能完全还原她真实活过的人生 , 但作为后来者 , 我们看到波伏瓦努力成为自己的过程 , 就会找到力量 。 因为我们每个人 , 都在努力地寻找自己 , 成为自己 。
【波伏娃|“做自己”对于过好这一生有多重要?】
波伏娃|“做自己”对于过好这一生有多重要?
本文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波伏瓦和萨特进行了一辈子的开放式爱情实践 , 这让波伏瓦饱受争议 。
如今 , 世人已经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波伏瓦的感情生活 , 或许她的爱情观 , 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 。
在《第二性》里 , 波伏瓦写了“恋爱中的女人”这样一个章节 , 描写了女人在恋爱后把男人当做自己的生活重心 , 渐渐失去自我的过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