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尽头是草原》:跨越六十年的朴实大爱,打动每一个孩子的心

如果没有《海的尽头是草原》 , 我恐怕不会知道 , 在六十年前 , 新中国的历史上发生过这样一件感人至深的大事——“三千孤儿入内蒙” 。
《海的尽头是草原》:跨越六十年的朴实大爱,打动每一个孩子的心
文章图片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困难时期 , 南方的孤儿连饭都吃不起 , 是内蒙古的领导干部主动请缨 , 要为国家养育这些饥饿的孩子 。 做下这一决定的领导 , 接纳孩子的牧民 , 都是伟大的 , 他们用无私报答国家的情怀 , 带给孩子生的希望 。
这部电影聚焦于当年被牧民收养的孤儿 , 带我们领略草原子女的胸怀 。 主角和收养家庭之间浓浓的亲情 , 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动容 , 这个九月 , 不妨带孩子去看这部电影 , 让他们感受亲情之爱 。
《海的尽头是草原》:跨越六十年的朴实大爱,打动每一个孩子的心
文章图片
名导的手笔果然非同一般 , 尔冬升以上海女孩杜思珩融入收养家庭的视角切入 , 用一个女孩的成长 , 展示整个时代的悲欢 。
来到草原的小思珩 , 内心是迷惘无助的 。 她的家中还有哥哥 , 母亲却独独送来了她 , 在尚且年幼的女孩心里 , 这是一种抛弃 。 从上海乘列车到草原 , 小思珩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上海的家 , 在不知事的年龄里 , 她早早地懂得了乡愁 。
但幸好 , 她遇上了养母萨仁娜一家 , 在遥远的异乡 , 有了全新的家庭 。
《海的尽头是草原》:跨越六十年的朴实大爱,打动每一个孩子的心
文章图片
萨仁娜一家对小思珩很好 , 好到连收养家庭的哥哥那木汗都嫉妒 , 忍不住向父亲告状 。 哪怕小思珩不适应草原生活 , 总想着回家 , 新家的父母也依旧包容 , 他们用宽容的心态 , 等待小女孩的融入 。
小思珩不想在野地里“方便” , 他们就用木板建造了卫生间 。 小思珩认不清草原的方向 , 就把指南针送给她 。 为了和小思珩交流 , 萨仁娜特意学习了汉语 。 曾经嫉妒新妹妹的哥哥 , 也在父母的教育下 , 接纳了这个妹妹 。 当小思珩喊出哥哥的那一刻 , 那木汗脸上的笑容 , 足以让最铁石心肠的人开怀 。
《海的尽头是草原》:跨越六十年的朴实大爱,打动每一个孩子的心
文章图片
在萨仁娜的无私关怀下 , 那个拿着小毛巾思乡的孩子 , 终于融入了这个家庭 。 导演并没有刻意煽情 , 这一切都发生在平凡的生活中 , 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
《海的尽头是草原》:跨越六十年的朴实大爱,打动每一个孩子的心
文章图片
萨仁娜一家只是普通的牧民 , 为何要担起这个担子呢?对国家的爱 , 让他们选择收养小思珩 。 而在朝夕相处中滋生的情感 , 让他们彻底成为了一家人 。
从小思珩一家人的身上 , 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真实的收养家庭 。 草原父母用关爱和体贴 , 融化远道而来的孤儿们的一颗颗心 。
《海的尽头是草原》:跨越六十年的朴实大爱,打动每一个孩子的心
文章图片
如果这个故事仅仅如此 , 或许会是一部不错的剧情片 , 却也少了能在电影市场脱颖而出的惊艳 。 尔冬升采用了三条线叙事 , 小思珩融入新家庭 , 只是其中的一条线 。
这部电影真正的起始点 , 是小思珩的上海哥哥远赴草原寻亲 。
《海的尽头是草原》:跨越六十年的朴实大爱,打动每一个孩子的心】一切随着他的寻亲路展开 , 于是 , 六十年后寻亲、六十年前送走小思珩以及小思珩在草原的三段故事展开 , 历史与情感 , 就此在时空中融为一体 。
《海的尽头是草原》:跨越六十年的朴实大爱,打动每一个孩子的心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