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孩子班里换了新老师......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文章图片
又是一年开学季 。 当学生们回到菁菁校园 , 走进熟悉的班集体 , 却发现换了新老师 。 一时间 , 不仅有些学生心里可能不太适应 , 甚至不少家长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担忧:新老师能行吗?自己孩子不适应怎么办?本期 , 我们就这一话题邀请几位教师为家长支招 。
01
引导念好“信”字诀构筑双方新关系
重建新老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 信任是基础 。
第一 , 家校双方要彼此相信 。 家长要相信学校的安排 , 学校也要告诉家长 , 新老师也都是学校精挑细选的 , 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 也都是针对学生现年龄段特点来配置的 。
第二 , 学校要鼓励家长相信自己孩子的适应能力 。 学校在与家长沟通时 , 要强调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取代孩子的思维 。 新老师犹如一本新书 , 不少学生其实是期待的 。 家长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鼓励孩子面对新变化、拥抱新变化 。
第三 , 学校可通过开展活动 , 拉近新老师与家长间的距离 。 例如 , 假期组织一场线上家长会 。 通过家长会介绍新老师 , 充分展示新老师的优势 , 让家长和孩子提前认识 , 并利用假期时间进行沟通 。 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进行家访 , 让家长真切感受到新老师的关怀 。 新老师也可以针对班级、学科特点提前设计一份问卷 , 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 , 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用心 。 新老师也可以和班主任一起 , 利用开学初的机会 , 把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和期许写在爱心卡上 , 让学生感受到新老师对他的爱和关注 。 孩子安心了 , 家长的焦虑也就缓解了 。
文章图片
02
沟通唱好“三部曲”家长吃下“定心丸”
学校换了新老师 , 有学生和家长内心忐忑不安其实正常 。 从新教师的角度说 , 和家长、学生从陌生到熟悉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我认为 , 首次沟通尤为重要 。 做好首次沟通关键在于唱好以下“三部曲” 。
一是尊重为先——赋情 。 首次沟通 , 教师要向家长了解的内容不宜太多 , 应先挑重点 , 以关心为主 。 如孩子的性格特点、专长、兴趣爱好、身体情况、最喜欢的课程 , 以及有没有需要特殊关注的情况等 , 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和家长 , 同时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和尊重 , 增进家校情感 。
二是主动为要——赋愿 。 融入新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 是赋予对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 老师应主动向家长传递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信息 , 让家长对自己有所了解 。 细节想得越周到 , 越能帮助家长消除顾虑 , 越有助于建立信任 , 从而为后边的融入做好铺垫 , 充满期待地迎接新生活 。
三是活动为主——赋能 。 融入新环境需要契机 。 老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机会 , 使这种融入变被动为主动 。 如通过组织一次师生共参与的体育活动、游戏等 , 促进老师和学生间的融合 。 老师可以把自己的计划告知家长 , 让家长也感受到老师的用心 。
“赋情、赋愿、赋能”三部曲 , 无论是对学生的了解 , 还是对新集体的介绍 , 以及各种活动的设计 , 都是在努力促进家校协同 , 促进彼此在理念上、行动上的同向、同心、同频 , 做好家校共育 。
文章图片
03
平稳衔接作铺垫群策群力助成长
本学期 , 我们的语文学科更换了新的任课教师 。 为此 , 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 假期中就已开始交接 。 作为班主任 , 我与两位老师一起汇总了学生的基本情况 , 包括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学科特长、成长建议等 。 两位老师更是交流了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 从而为实现平稳、高效衔接做好了铺垫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小学一年级新生走红,名字加起来一共51画,老师表示考试有些吃亏
- 大衣哥新儿媳直播拍婚纱照,裙上满是珍珠,裙摆拖尾近两米太气派
- 留学新加坡 “好” 还是 “不好” ?记得揭晓答案~
- 佟丽娅好适合穿蓝色,配上小短裙明艳又不俗气,离婚后美出新高度
- 八旬奶奶“灵魂三问”,骗子气得挂了电话!|中国交通新闻
- 神秘的东方男人!肖战海外高调国内却不同,那片海新剧情天雷滚滚
- 云端课堂2000节,满意度99%!天大疫情,挡不住新世纪老师拼出清北学生的温情
- 未来新抱真会做!TVB花旦宣传新剧,称给未来公婆做海参吃!
- 我们的节日·中秋 | 新城区教育系统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
- 大衣哥儿媳陈萌生活照曝光,端庄大方清新优雅气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