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乔家大院》如果乔致庸不执意办票号,孙茂才会一直忠心不二吗?( 二 )


所以就事论事上 , 孙茂才不赞同乔致庸涉及票号业是对的 。 乔致庸不也对后来不伦不类 , 就是为清政府办票号的乔家票号业不满吗?可见孙茂才的远见 。 当然 , 这不能作为孙茂才有二心的理由 。
可话又说回来了 。 如果乔致庸不执意办票号 , 孙茂才会一直忠心不二地跟随乔家 , 跟随乔致庸吗?答案是肯定的 。
虽说乔致庸是大东家 , 眼界的确比孙茂才长远 , 可在商言商的话 , 孙茂才并没有什么大错 。 他不赞同做票号业 , 觉得乔家一旦跟政府沾上关系 , 等待的将是万劫不复 , 事实也是如此啊!他不想看着一手扶持起来的乔家走向黑暗 。
你可以说他鼠目寸光 , 没有追求 , 也可以说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奸商 , 只想着赚钱 , 没有更远大的理想 。 可你无法说他是错的 。 毕竟当时的清政府是那么的腐败 , 毕竟经历过底层生活的他更通人情世故 , 明白官场的黑暗 。
作为一个皇权至上的世代 , 你一介身份低微的商人去动皇权的蛋糕 , 不是找死吗?幸亏还有一个正直官位不低的胡大人帮忙 , 否则乔致庸早死了八百回了 。 甚至他最终还是尝到了鸡蛋和石头相碰 , 鸡蛋的惨淡下场 , 终身为腐败的清政府赚钱 , 间接地帮清政府卖国 。
孙茂才有二心的主要原因是恐惧乔致庸的一意孤行会为乔家带来灭顶之灾 ,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觉得自己不再被乔致庸重视 。 以前的他虽然只是个出主意的 , 可乔致庸基本都听他的 , 他得到了尊重 , 得到了“合伙人”的享受 。
可票号业让他明白了 , 他始终是个下人 , 他的想法再对 , 东家不想听的时候 , 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东家随心所欲 。 尽管孙茂才不赞同乔家做票号业 , 可刚开始做的时候的各种行动 , 他没有不配合的 , 甚至像以前一样的出好主意 。 甚至面对着最艰难的开端 , 他不乐意 , 仍然努力地帮东家完成 。
后来孙茂才让哈大人入股 , 彻底地激化了两个人的矛盾 。 可我们不得不说 , 乔致庸的那句“这不就是行贿吗?我乔致庸不干净了 , 我变成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当时看着多正义 , 现在看着就有多可笑 。 不跟官府合作 , 乔致庸能做政府的生意吗?就如孙茂才说的“千里做官 , 只为吃穿 , 没有利 , 谁做呀”人家凭什么跟你做 , 因为你长得帅?长得像好人?
如果乔致庸真的那么正义 , 他可以为了自己的清白身家直接放弃这门生意 , 可他还是做了 。 一边得着利益 , 一边把不信任继续给孙茂才 , 可能还有埋怨 , 甚至嫌弃 。 如果是个不办实事的人 , 他完全可以东家让干啥就干啥 , 一切都依着东家 , 反正又少不了他的那份钱 , 犯得着跟东家对着干 , 惹东家烦吗?
如果不是孙茂才的劝阻 , 乔致庸非要把达盛昌赶尽杀绝 , 乔致庸的人品就比孙茂才高贵到哪里了吗?还有乔致庸赶走孙茂才时说的话“不在意你包月季姑娘还是牡丹姑娘 , 不在乎你克扣工人的钱 , 哪怕你要我的一半家产我都会给 , 但你竟然打我嫂子的主意 , 她相当于我娘啊”听听 , 他赶走孙茂才的原因不是孙的人品让他生气 , 而是打了他大嫂的主意 , 至于说要一半的家产都给孙的话 , 你信不信 , 我不管 , 反正我是不信的 。
我们不否认孙茂才之后的贪婪 , 可他的在商言商 , 想把生意做大做强的心也没有错到哪里 。 至于说什么为了钱不择手段 , 只做赚钱的生意 , 那说到底 , 那些不符合规矩的生意 , 那些有违背心意的生意 , 乔致庸的默认和继续做 , 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 说些慷慨激昂的话 , 谁不会说呢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