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受限、僵硬 , 颈椎横突尖前侧有放射性压痛 , 患侧肩胛骨内上部也常有压痛点 , 部分患者可摸到条索状硬结 , 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 , 腱反射异常 , 肌力减弱 。颈5-6椎间病变时 , 刺激颈6神经根引起患侧拇指或拇、示指感觉减退;颈6-7椎间病变时 , 则刺激颈7神经根而引起示、中指感觉减退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 颈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
X线检查:颈椎正侧位、斜位或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可显示椎体增生 , 钩椎关节增生 , 椎间隙变窄 , 颈椎生理曲度减小、消失或反角 , 轻度滑脱 , 项韧带钙化和椎间孔变小等改变 。
神经根型颈椎病应与尺神经炎、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等疾病作鉴别 。
脊体型颈椎病 缓慢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 , 走路欠灵、无力 , 打软腿、易拌倒 , 不能跨越障碍物 。休息时症状缓解 , 紧张、劳累时加重 , 时缓时剧逐步加重 。晚期下肢或四肢瘫痪 , 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
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受限不明显 , 上肢活动欠灵活 , 双侧脊髓传导束的感觉与运动障碍 , 即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 , 肌张力增高 , 反射亢进 , 锥体束征阳性 。
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 病变椎间隙狭窄 , 椎体后缘唇样骨赘 , 椎间孔变小 。CT检查可见颈椎间盘变性 , 颈椎增生 , 椎管前后径缩小 , 脊髓受压等改变 。MRI检查可显示受压节段脊髓有信号改变 , 脊髓受压呈波浪样压迹 。
脊髓型颈椎病应与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等疾病鉴别 。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主要症见单侧颈枕部或枕顶部发作性头痛、视力减弱、耳鸣、听力下降、晕 , 可见猝倒发作 。常因头部活动到某一位置时诱发或加重 , 头颈旋转时引起眩晕发作是本病的最大特点 。椎动脉血流检测及椎动脉造影可协助诊断 , 辨别椎动脉是否正常、有无压迫、迂曲、变细或阻滞 。
X线检查:可显示椎节不稳及钩椎关节侧方增生 。
椎动脉型颈椎病应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及脑部肿瘤等疾病 。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主要症见头痛或偏头痛 , 有时伴有恶心、呕吐 , 颈肩部酸困疼痛 , 上肢发凉发绀 , 眼部视物模糊 , 眼窝胀痛 , 眼睑无力 , 瞳孔扩大或缩小 , 常有耳鸣、听力减退或消失 。心前区持续性压迫痛或钻痛 , 心律不齐 , 心跳过速 。头颈部转动时症状可明显加重 , 压迫不稳定椎体的棘突可诱发或加重交感神经症状 。
单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诊断较为困难 , 应注意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作鉴别 。
治疗
以手法治疗为主 , 配合药物、牵引、练功等治疗 。
理筋手法 理筋手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 , 能使部分患者较快缓解症状 。先在颈项部用点压、拿捏、弹拨、滚法、按摩等舒筋活血、和络止痛的手法 , 放松紧张痉挛的肌肉;然后用颈项旋扳法 , 患者取稍低坐位 , 术者站于患者的侧后 , 以同侧肘弯托住患者下颌 , 另一手托其后枕部 , 嘱患者颈部放松 , 术者将患者头部向头顶方向牵引 , 尔后向本侧旋转 , 当接近限度时 , 再以适当的力量使其继续旋转5-10度 , 可闻及轻微的关节弹响声 , 之后再行另一侧的旋扳 。此手法必须在颈部肌肉充分放松、始终保持头部的上提力量下旋扳 , 不可用暴力 , 旋扳手法若使用不当有一定危险 , 故宜慎用 , 脊髓型颈椎病禁用 , 以免发生危险;最后用放松手法 , 缓解治疗手法引起的疼痛不适感(图8―3)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有个生病的婆婆压力好大
- 扩张性心肌病的生存率
- 颈椎病引发头疼怎么回事
- 急性脑血管病中风病的病因是什么
- 继发性癫病的根治方法
- 颈椎会引起耳朵不适吗
- 颈椎病头晕怎么办?
- 颈椎不好为什么会恶心
- 烟雾病的危害
- 妇科病的人一起泡温泉会不会传染 泡温泉泳裤买大一点还是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