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年怕中秋,月怕半;人怕四九,岁怕寒”,为啥?

导读:农村俗语“年怕中秋 , 月怕半;人怕四九 , 岁怕寒” , 为啥?在理吗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要到来 , 中秋节也带来了浓郁的秋天气氛 , 中秋时节万物成熟 。 金灿灿的大地一片金黄色 , 把金秋诠释得淋漓尽致 。 中秋节也是美食聚会的节日 , 秋风起 , 蟹脚黄南方的大闸蟹 , 北方的苹果、鸭梨纷纷到了成熟上市的季节 。 中秋节也是居家团聚的日子 , 也是仅次于过春节的团圆节日 。 天上的明月又白又圆 , 也象征着家人能够团聚在一起 , 赏月、吃月饼圆圆满满 。
农村俗语“年怕中秋,月怕半;人怕四九,岁怕寒”,为啥?
文章图片
关于八月十五的农村俗语有很多 , 很多都是关于天气走势的 , 像大家熟知的八月十五云遮月 , 正月十六雪打灯 。 意思是指如果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没有出现月亮的话 。 月亮被阴云所遮盖 。 那么到正月十五、十六元宵节的时候 , 北方地区会下起大雪 。 雪花敲打着灯笼被称为:雪打灯 。 关于此类的俗语还有很多 , 像:“八月十五洒一阵 , 旱到来年五月尽” 。 这句老话所说的如果八月十五出现了降雨 , 哪怕就是将一小会 , 那么冬天将会比较的干旱 , 而且干旱的时间将会持续到来年的农历五月份 。
八月十五各地都有成熟而且悠久的传统习俗 。 这些习俗经历多年依然延续着 , 这也是文化传承的延续 。 农村对于八月十五除了有天气之类的俗语之外 , 还有一句老话叫:“年怕中秋 , 月怕半;人怕四九 , 岁怕寒” 。 这句老话所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一年之中比较怕中秋节呢?中秋节是团圆的佳节难道还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农村俗语“年怕中秋,月怕半;人怕四九,岁怕寒”,为啥?
文章图片
年怕中秋;
一年有十二个月 , 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之中 , 但习惯使然往往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 时间还很早 。 所以也就会在上半年不紧不慢的 。 但到了中秋节来临之际 , 就会突然醒悟 , 原来今年这一年不知不觉已经蹉跎了一大半 。 八月十五距离过年已经越来越近 , 而且随着天气的变冷 , 冬季的开销又开始加剧 。 很多开支都要忙不迭的花费 , 在过去寒冷的冬季农田无法劳作 。 只能依靠余粮来生活 。 所以一年之中 , 寒冷的冬季是最难熬的 。
中秋节也是深秋来临之际 , 萧杀的秋意原本就很凄美 。 在联想起过了大半年之后 , 并没有取得多少的收获 , 而且还要面对仅有一百多天的春节 。 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简直就像是飞的 。 这句老话也是指每到过中秋节的时候 , 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年将至 , 时间如梭 。 人的一生犹如白驹过隙一般 。 不知不觉中又是一个四季度过去 。
农村俗语“年怕中秋,月怕半;人怕四九,岁怕寒”,为啥?
文章图片
月怕半;
看足球赛的时候 , 总会特别留意下半场 , 其实有很多时候上半场反而是最精彩的 , 但却往往会被忽略 。 一个月之中其实上半月和下半夜的时间是相同的 , 但直到月半也就是农历的十五十六的时候 。 就会感觉时间过的快了起来 。 这跟踢足球很相似 , 上半场看似漫不经心的 , 一到下半场之后 , 每一分每一秒都感觉让人把心揪着 。 这也是时间带来的误差 , 总让人以为时间过的很慢的 。 但往往却在不经意之间慢悠悠地走到了该到的地方 。
这句月怕半 , 其实跟年怕中秋是一样的道理 , 在肆意挥霍着时间的时候不知道珍惜 , 到了节点之后才感觉前面的时间浪费得有些可惜 。 但时间是不会停滞不前的 。 依然不紧不慢地踏着脚步前进着 。 但中秋节和月半 , 给人的心理落差却是截然不同的 。 让人不由自主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