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人生到最后,拼的都是人品

歌德说过:“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 。”
所谓做人之道,就是在世事磨练中,坚守自己的人品,放大自己的格局 。
人品好的人,都深知这几条做人原则 。
精明不如厚道
鲍叔牙|人生到最后,拼的都是人品
文章图片
春秋时期,年少的鲍叔牙和管仲一起在闹市做买卖,每次分利时,管仲都会多拿一些 。
旁人见此很是气愤,提醒鲍叔牙要注意,他听后只是笑了笑,说:
“没事儿,你们是不知道,他的家庭不好,有老母亲需要侍奉,我手头还算富裕,他多拿点是应该的 。”
鲍叔牙的厚道让人佩服不已,而管仲亦没有辜负他的帮助,视其为生死之交 。
之后,在管仲和鲍叔牙联手辅佐下,齐桓公九合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无可争议的霸主 。
厚道之人不是不会计较,而是不愿计较,他们体恤他人的处境,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先,以情为主,厚道待人 。
厚道是一种选择,在面对可帮可不帮的选择时,伸出援手便是一种真挚的厚道 。
人这一生,其实就是在助人和被助的路上度过,而每一次伸手助人的过程,就是在给自己修路的过程 。
常怀宽厚之心,为人实诚不算计,真诚待人不坑骗,懂得让利于人,那么人生路必定宽广平坦 。
计较不如坦诚
鲍叔牙|人生到最后,拼的都是人品
文章图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坦荡是一种修养,做人坦坦荡荡,做事老老实实,坦率比虚伪更能收获友谊 。
把心放正、放宽,不要以狭隘与片面的观点待他人、看世界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要背后说人,搬弄是非 。
左宗棠心直口快是出了名的,他做事向来不耐烦弯弯绕绕,追求有话直说 。他认为与人相交,贵在坦诚 。
曾、左二人绝交后,左宗棠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曾说自己与曾国藩间的争论,没有丝毫待人处事寓于心机的意思,更多的是政见上的不同罢了 。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我把我自己的观点摆出来与你争辩,而不是表面装作赞同,在背后诋毁你,在内心打小算盘 。
人生事情那么多,没必要件件放在心上 。心宽,路才能宽 。
凡事斤斤计较,不过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与时间给自己添堵 。
要想人际和谐,就要坦诚相待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永远体会不到感情的美好 。
强势不如和善
鲍叔牙|人生到最后,拼的都是人品
文章图片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讲道: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
和善的人,必是聪明人,退能明哲保身,进能感化他人,到哪都有福气 。
左宗棠在陶家担任家庭教师期间,就注意到自己的脾气问题 。他那时已经意识到自己骄傲自负的性格,妨碍了自己的交友 。于是开始注意弥补这一缺陷,待人做到友好和善 。
随着左宗棠年龄的增长,强势的脾气也渐渐变地和善起来 。晚年左宗棠对待下属和颜悦色,对待同僚彬彬有礼,就连对待家里仆人的过错也格外宽容,脾气越来越软 。
强势的人,蛮横无理,咄咄逼人,独断专行,难以接近,很难得到他人的真心 。
而和善的人,待人随和友善,尊重他人的看法和选择,能让人发自内心地敬佩 。
与人相交,言语温和一点,待人和善一点,在无形之中也是在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