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平|《平凡的世界》:人生有四苦,熬过才是福

作者 | 洞见·梦舒
来源 | 洞见(ID:DJ00123987)
在这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
1988年5月25日,重病缠身的作家路遥为《平凡的世界》划下了最后一个句号,随后,他把笔远远扔出了窗外 。
在以后的33年中,岁月交替,时代更迭,可书中那些平凡人的痛苦和焦灼,依然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感同身受 。
人这一生,大抵要熬过四种苦,才能幸福 。
孙少平|《平凡的世界》:人生有四苦,熬过才是福
文章图片
1
第一苦:家境撑不起理想
生在贫困之家,孙少平早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
没有雄厚的人脉可以攀龙附凤,没有富裕的家境让自己不断试错 。
他只能在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和父亲、哥哥一样每日劳作,为了糊口勉强挣扎 。
可曾经在书籍和报纸中见识过广阔的世界,又如何能甘心在黄土地上困守一生 。
孙少平孤身一人到城市里打工,想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
可在陌生的地方立足谈何容易 。
为了糊口,一无技术、二无关系的孙少平只能从小工做起,干最辛苦的活,赚最微薄的钱 。
为了迎合包工头的偏好,主动假装成文盲,以求能分配到更多的工作机会 。
这份辛酸,像极了很多人初出茅庐时的困境——虽然向往诗和远方,却不得不先解决柴米油盐的煎熬 。
贫穷不是原罪,却是最沉重的枷锁,它锁住了少年的轻狂,困住了高远的理想 。
唯一能战胜它的,就是对未来执着的渴盼 。
环境虽然艰苦,孙少平依然积极上进 。他努力做好手上的工作,还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偷偷读书 。
终于,他的勤奋和坚韧得到很多人的认可,被推荐进入煤矿工作,还当上了班长,受人爱戴 。
有了稳定的收入可以资助父亲,照顾妹妹,还有余力思考未来 。
这进步虽然微小,却让他对生活更有底气 。
孙少平|《平凡的世界》:人生有四苦,熬过才是福
文章图片
生活中,有很多个“孙少平”正经历着同样的困境:明明志存高远,却不得不被糟糕的家境捆住单薄的翅膀 。
有人被贫穷磨灭了希望,只会用抱怨哀叹掩盖软弱 。
更多的人却在命运的漩涡中逆流而上,也许力量微不足道,却从未停顿下脚步 。
正如最近刷爆朋友圈的寒门博士黄国平,在论文致谢信中说得那句话: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
没有人可以选择自己的起点,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是终点的位置 。

  • 拿到一手烂牌,唯有靠自己,才能拼出“王炸”的人生 。

孙少平|《平凡的世界》:人生有四苦,熬过才是福
文章图片
2
第二苦:能力配不上野心
与博览群书的弟弟孙少平相比,早早辍学的哥哥孙少安也许少了文化,却绝不缺少野心 。
生产承包责任制刚刚露出萌芽,孙少安就敢冒着风险,带领本生产队的社员闯出一条新路 。
社会对商业的控制刚刚放开,孙少安就敏锐地觉察到商机,开办起砖窑,成为村里第一批富裕起来的人 。
成功滋养了扩张的胆魄,村人的求助又给了他行动的理由 。
孙少安大张旗鼓地贷款、买机器,雇人手,搞发布会,野心勃勃地把小砖窑变成大砖厂 。
由于专业技能不够,他必须全盘依赖烧砖师傅 。
却不料新请的师傅是个冒牌货,烧出的全是废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