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红网□钱奕婷(重庆大学)近日 “哈声一片”后,“互联网苦学”还应回归现实

本文转自:红网
本文转自:红网□钱奕婷(重庆大学)近日 “哈声一片”后,“互联网苦学”还应回归现实
文章图片
□钱奕婷(重庆大学)
本文转自:红网□钱奕婷(重庆大学)近日 “哈声一片”后,“互联网苦学”还应回归现实】近日 , “互联网苦学”一词在网络上走红 。 “互联网苦学”即是用互联网的各种流行元素吐槽自己的“苦事” 。 让观众哈哈大笑的同时 , 生活中的不顺也没那么让人苦恼了 。 心理学中有一个“犯错误效应” , 即人们不会对拥有完美人设的人报以信任 , 反而会更喜爱和信任那些能看到缺点、会犯错的人 。 (9月19日《新周刊》)
“入职第一天 , 被HR看到我和朋友吐槽她的聊天记录 , 现在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吵架吵输之后 , 还不小心把自己最喜欢的首饰掉进马桶里了”……广大的互联网“苦学家”们不仅坦然地分享自己的“糗事” , 还用调侃性的词句在事后“一顿输出” , 仿佛在热情地招呼观众:“我苦了 , 你笑吧!”纵观“互联网苦学” , 葫芦瓜、猩猩脸、柠檬头等各种苦哈哈的特效 , 配上凄惨的神情和语气 , “苦学家”们瓮声瓮气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苦命”经历 , 总能引发评论区“哈声一片” 。
那么 , 为什么“互联网苦学”会盛行开来呢?这是因为网络社交的特殊性增加了人们的分享欲 。 在现实生活中 , 分享“苦事”多存在于最亲密的家人、朋友之间 , 往往不包括同事或是泛泛之交 。 因为真实世界的交流构成了别人对分享者的信任感、印象 , 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社交 。 而对比之下 , 网络上的分享并不会过多卷入生活 , 降低了信息分享的顾虑和成本 , 即便是关乎形象的“糗事”也只是让观众一笑而过 。
而正是这种分享 , 能在解构现实的同时消解“苦难” , 用反差的乐观给说者和听者都带来精神慰藉 。 随着脱口秀等喜剧文化的盛行 , 如今人们有了更多的空间和自信来容纳与人为善的调侃 。 分享者们需要用“互联网苦学”的方式排遣精神上的郁结 , 从而让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 , 让不开心的事被笑声化解 。 对于观众来说 , “苦学家”们的卖惨能在戳中笑点的同时 , 带来“共苦”的归属感 , 照进现实中尴尬窘迫的时刻 , 给予人安慰 。 行走社会 , 难免会碰到一些“社死”瞬间让人感到进退两难 , 看到别人能“感同”自己的“身受” , 产生的不仅是共鸣 , 其实还有“爽感” 。
然而 , “互联网苦学”不仅是苦中作乐 。 正如喜剧艺术家陈佩斯所说 ,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 看似轻松的自嘲背后是对生活的无力 。 尽管“苦学家”们在互联网上能坦然说出自己的糗事 , 但他们在现实中很可能还是唯唯诺诺 。 正因没法“在现实中重拳出击” , 他们才会选择“在精神上占领高地” , 用类似“领导夹菜我转桌、领导讲话我先说”的幽默来娱乐大众 。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 , 会不会也是因为有相同的无法言说的困境 , 才需要“苦学家”们成为我们的“互联网嘴替”呢?(互联网嘴替:指那些在网络讨论中尽管素不相识 , 但却能够把自己的心里话完美表达出来的人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互联网苦学”也是一种对现实的“弱反抗” 。
“缤纷的舞台落下帷幕 , 剩下的还是一地鸡毛的日子” 。 在“哈声一片”之后 , 我们的思绪也应慢慢回到现实 。 所谓“互联网苦学” , 不应只被当作喜剧去看待 , 自嘲和调侃的背后呼吁的是“生活化”的升级 。 在网络上不卑不亢的“苦学家”们 , 也应在现实中探索更勇敢、更直白的反抗方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