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 雷雨 雷雨 周家

他留洋归来、出身高贵、经营一家矿业公司,外人看来绝对称得上功成名就,一时风光无限 。
为镇压矿上工人运动,竟勾结警察开枪打死自己三十多个工人,在哈尔滨包修江桥,为了再多捞一笔,他故意让江堤缺口,淹死两千二百名小工,每条生命都能扣出三百块工钱,亲生儿子与他势不两立,骂他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
娶过三个老婆,生下三个儿子,一个与他你死我活,近在眼前却无法相认;一个表面顺从听话背地里却和他老婆做出不伦之事;最后一个天真烂漫,对新世界充满美丽幻想,也难逃父亲魔掌,被电死在雷雨之夜 。

北京人 雷雨 雷雨 周家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周朴园和仆人鲁贵
自《雷雨》这部话剧诞生,人们对他这个人物的批评就从未止息:阴险狡诈、自私自利、伪善、冷血、罪有应得……
他的确遭到了报应,命运的悲剧发生在一夜之间,他只得独身熬过凄凉的余生,夜夜都有痛苦的回忆袭来,我们总是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是,他的悲剧有哪些是自己亲手酿成,又有哪些是命运冥冥中早已安排好的呢?
他——既是两个家庭悲剧的始作俑者,又是惨痛结局的唯一承受者——周朴园 。
一、青年曹禺处女作——《雷雨》问世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还是清华大学外文系的一名学生,他从小就酷爱戏剧,不仅喜欢当观众,更乐于亲身实践,学生时期,就曾积极参加剧社,出演京剧《打渔杀家》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话剧,渐渐地,这位青年不满足于享用现成的戏剧了,他对自己说:“我要写一部大戏!”于是,凭借着多年对戏剧的热爱、扎实的文化功底、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他开始构思《雷雨》,6个多月的潜心创作,处女作《雷雨》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
北京人 雷雨 雷雨 周家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话剧《雷雨》剧照
这部伟大的作品被誉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直到今天仍然余音袅袅,回味悠长 。
二、身份悬殊——两个家庭三十年的爱恨纠葛
四幕剧《雷雨》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那是一个黑暗动荡的年代,民族资产阶级正快速崛起,工人阶级也蓬勃生长,一方是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另一方是试探性的反抗甚至流血的斗争 。《雷雨》描写的就是这样社会背景下的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和一个本本分分劳动的底层无产阶级家庭的悲剧 。
三十年前,周朴园还是周家少爷,情窦初开,与家中女仆鲁侍萍坠入爱河,鲁为周家生下一个孙子,可因出身卑贱,始终没有名分;家人的安排下,周急着迎娶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姐,此时的鲁刚生下第二个儿子,便在一个黑夜被周家一起扫地出门 。
三十年后,周鲁二人重逢,谁知侍萍的女儿四凤在周家做工时,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周家大少爷周萍——四凤的亲哥,甚至怀了孩子,鲁悲痛欲绝,可事已至此,决不能说出真相,于是想让二人逃走算了,不明所以地周朴园一出现,只用一句话便扼杀了子女的生命,也让两个家庭陷入无穷无尽的黑暗之中 。
北京人 雷雨 雷雨 周家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