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黑社会老大排行 青岛最大的黑社会老大( 二 )


比如,对于团伙成员集体的“行动模式”,“青城集团”制定有专门的外访催收流程、法务流程、财务流程等一整套规章制度,推行“标准化”“程序化”“专业化”作业,大有将此番“事业”做大做强的“壮志雄心” 。
比如,对于团伙成员日常的“教育管理”,“青城集团”设有晨会、点名、训练等制度,表面看似正规,但如果了解到打沙袋是他们的训练科目、“听从指挥、能打能胜”是他们的训练口号,你心里也会对他们的训练目的打个问号 。
“每人带个酒瓶子、都分散开,我点了鞭你们就往院子里扔瓶子,扔完就上车 。听我统一指挥,大家都明白了吗?”这是曾经发生在即墨区某别墅外的一次讨债行动,团伙成员的行事风格,与部队战前动员颇有几分相似 。当问及为何这样安排时,团伙成员告诉民警,放鞭时屋里的人一般都不敢出来,扔瓶子既伤不到人又能起到震慑作用,这是他们反复尝试后总结出来的“套路” 。
在招聘时,“青城集团”也有其特殊喜好,如“有前科”“有纹身”“有讨债经历”等等 。这些正常公司避之不及、忌惮三分的标签,在“青城集团”却成了面试选拔的加分项,由此可见这家公司的与众不同,其本质是打着公开招募“保安员”的名义笼络“打手”“讨债员” 。
王某某曾在“青城集团”的华安保安公司担任保安队长,发现公司有违法犯罪问题后辞职被拒,无奈之下只得自行离岗 。为要回被拖欠的工资,王某某向劳动保障等部门反映问题,换来的却是“老东家”的两次殴打 。第一次被打后,王某某心怀恐惧、主动搬了家,但却没有避免再次被殴打 。
对待曾经的员工,“青城集团”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审讯中,也有嫌疑人向民警供述,自己主动离职后但索要工资未果,向劳动部门提出仲裁后便会接到“老同事”的威胁电话 。


青岛黑社会老大排行 青岛最大的黑社会老大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知法懂法的不法分子
“‘青城集团’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被抓的犯罪嫌疑人中有两人是律师事务所的主任,他们依仗着自己熟悉法律、掌握政策,处处为警方调查制造障碍,甚至在被抓后依旧无所畏惧、对抗调查 。”专案组民警告诉采访人员,“青城集团”还特意雇佣了一位精神病患者,遇有“难缠”的追讨对象,“公司”总安排他冲在前面,这样既能起到震慑恐吓效果,更能以精神病为挡箭牌逃脱法律制裁 。
据该团伙成员胡金亮回忆,赵振韶在对“员工”的培训中曾宣称自己参加过全国催收不良资产的大会、学过如何催收不良资产,说“公司”处置的不良资产都有法院判决、有债权催收委托书,给大家灌输催收是“新兴产业”、具有“合法性”的思想 。
关于催收的方式方法,赵振韶则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可能给欠款人制造压力,只要能快速追回债务就可以 。而对于催收回的钱款,“公司”会按比例给“员工”做“奖励”,并给“员工”描绘出“三年买车、五年买房”的美好愿景 。
“员工”面前说的是天花乱坠,但赵振韶却向警方坦言,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自己也有了压力和紧迫感,让“员工”收敛了不少 。这一心虚的表现,也说明赵振韶自始至终对其所作所为的性质心知肚明 。
为逃避打击,“青城集团”在对其“员工”的日常管理中反复强调,“被抓后不能随意说出公司的内部结构和人员分工,不该说的不能说、不乱说”,还怂恿“员工”将违法犯罪事实说成是个人行为、而非公司行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