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我借给你钱,你怎么还跟我成仇人了?( 二 )
其实,我们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亲密,这是每天朝夕相处所带来的错觉 。
文章图片
你仔细想一想,你真的了解处在同一办公室中的同事们吗?
他们来自何方?
居住地是租房还是买房?
你知道去哪里找他们吗?你知道他们的联系方式中的哪几种?
我们与大多数同事的联系只在于工作,只在于那个可以随时被换掉的手机号和公司提供的邮箱地址 。
这样的关系不可说不单薄,当我们把善意和信任倾注于这段关系当中时,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也许所得并非善果 。
将金钱这样地位仅次于爱和自由的概念,插在如此单薄的关系当中,谁又能保证这段关系不会变质呢?
金钱会使工作中的关系变质,但我们也会有乐意借出的时候 。
文章图片
比如在大家集体叫外卖和奶茶时,临时垫付十几块或几十块的小钱,就算同事不还我们的损失也比较小,还能顺带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 。
又比如,当同事骤然遇险或是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几千块来救急或救命,人们的道德理念和情感压力也会促使他们借出这笔钱,没有人愿意看到事态向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
借出的这笔钱,既是帮了同事,也是减轻了我们的道德压力 。
文章图片
借钱也能借出认知曲解
认知曲解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借钱与被借”这一群体当中 。
让我们通过认知曲解来简单推理一下,为何借款人与被借款人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别扭,甚至反目成仇?
1.任意推断
在缺乏事实证据的情况下草率地下结论 。
比如最开始的故事里,那个认为朋友在借助办公室舆论逼他还钱的同事,就是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随意推断,将情况变得更糟糕 。
借钱的同事可能也将朋友在借钱给他之后那些维护关系的行动和话语里带有的期盼,当成了催促他赶快还钱的谴责,直接隔绝了有效交流 。
2.选择性概括
仅仅根据某个细节便对整件事做出了概括 。
在借钱之前,朋友只是关注了同事平日在公司的一些表现便断定可以借钱给他,却没有了解到这位同事并没有偿还能力 。如今几万块借出去了,想要再收回来就是难上加难,还要时时担心同事直接跑路,心情郁结也是人之常情 。
在借钱之前对借款人了解不够深入,是金钱纠纷出现的原因之一 。
文章图片
3.过度引申
用一件小事概括自己的人生价值 。
就像朋友在同事还钱的抗拒与拖沓当中陷入自我谴责的深渊,整个人都负能量了 。而此种情绪,一定会被倾注到借钱的同事身上 。
我想,他们之间的矛盾,就算钱还清了,也是无法缓和的地步了 。
认知曲解我们能够识别,但很难完全避免 。
金钱在人类心中的地位又是如此重要,借钱这件事本身便区别于普遍意义上的“还与借”
而一旦在工作关系当中掺杂进这些“别扭”,你和同事的关系也会变得微妙,实在不利于工作中的正常相处 。
所以,不想借的咱们不借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心理测试:四间房子,你想住哪间?测以后的富裕生活是谁给你的?
- 深爱不纠缠,是我赠给你的最后的温柔与疼爱
- 张海林|她发朋友圈向300人借钱,一晚上凑齐30万,“债主”大半是陌生人……
- 妻子|老婆瞒着丈夫给小舅子15万,他对丈母娘说:现在只给你们两个选择
- |献给你,也献给无悔的青春
- 婆婆|婆婆:儿子的工资卡还给你,咱不AA了!儿媳:不稀罕,继续A
- |年薪没有80万,谁会嫁给你!女子说完,结果被相亲男羞辱一番
- 01每一段爱情 结婚后,婆婆还会给你生活费吗?
- 钱就像一把“万能”钥匙 借钱,借的是情谊,借的是信任
- 职场新人 职场新人如何“弯道超车”?这本书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