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养生知识|学习方剂:认识一下“阴阳双补”的地黄饮子,有哪些特点?


深度养生知识|学习方剂:认识一下“阴阳双补”的地黄饮子,有哪些特点?
文章图片
深度养生知识|学习方剂:认识一下“阴阳双补”的地黄饮子,有哪些特点?
文章图片
深度养生知识|学习方剂:认识一下“阴阳双补”的地黄饮子,有哪些特点?
文章图片
深度养生知识|学习方剂:认识一下“阴阳双补”的地黄饮子,有哪些特点?
文章图片

对于传统养生而言 , 如何调和机体的阴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 。 而现在 , 也有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要不就是有点“阳虚” , 要不就是有点“阴虚” 。 而阳虚就需要温阳 , 阴虚就需要滋阴 , 这或许就是当下养生的一个主流做法 。
但是 , 如果有一个“阴阳双补”的方法 , 也就是说 , 既能够温阳又能滋阴 , 那不就是最简单的做法吗?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 温阳者大多辛燥 , 养阴者大多滋腻 , 两者似乎有着天生的不可调和性 。

但在传统的方剂里 , 还真有一个很有名的阴阳双补之方剂 , 今天就来介绍一下 , 以作为我们日常养护阴阳的一个借鉴——它就是地黄饮子 。
首先我们说说阴阳两虚的病机 。

实际上 , 一个人属于阴虚还是阳虚 , 很多时候是很难切然分清的 。 大多数情况下 , 其实都有可能存在阴阳两虚 。 之所以说某种情况是阳虚、某种情况是阴虚 , 那只是其中一种的“程度”跟更明显一些而已 。

而地黄饮子虽然也确属阴阳双补之方剂 , 但我认为 , 它也还是稍微侧重于温阳 , 更适合阳虚明显一些的情况 。

比如肾阳不足而致虚阳上浮 , 这是一个很标准的阴阳皆损之证 , 也是一个程度较重的虚症 , 需要阴阳双补 。
但像肾气丸那样的温阳 , 却又容易出现阴气愈损而阳亢 。 因此 , 对于这类阴阳皆虚之证 , 虽然明知道要施以阴阳双补 , 但组方配伍上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 。

我们看看地黄饮子的配伍组成:

熟地、山萸肉、石斛、麦冬、五味、石菖蒲、远志、茯苓、内苁蓉、官桂、附子(炮)、巴戟 , 加薄荷少许煎 。

古人为了便于记忆 , 编写了一首方剂歌诀:

地黄饮子山萸斛 , 麦味菖蒲远志茯 。

苁蓉桂附巴戟天 , 少入薄荷姜枣服 。

喑厥风痱能治之 , 火归水中水生木 。

从歌诀中可以看出来 , 地黄饮子适合的证候有:口噤身冷、四肢不收 。

【深度养生知识|学习方剂:认识一下“阴阳双补”的地黄饮子,有哪些特点?】方中的熟地黄 , 滋养肾中根本之元阴;肉桂、附子、苁蓉、巴戟温养肾中真元之火;山茱萸、石斛平胃温肝 , 远志、茯苓、菖蒲补心通肾;麦冬、五味子保肺以滋水源 。 这样一个组合 , 于是就能到到水火既济之境 , 于是 , 机体表现出来的“风火”自然就平息下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曾说∶
中风 , 非外中之风 , 良由将息失宜 , 心火暴甚 , 肾水虚衰 , 不能制之 , 故卒倒无知也 。 治宜和脏腑 , 通经络 , 便是治风 。

前辈先贤认为 , 一些痰涎上涌 , 大多属于水不归元;而很多面赤烦渴者 , 其实却是火不归元所致 。 这两种情况 , 肉桂附子能起到引火归元之用 , 使得虚火归于水中 , 而水能生木 , 木不生风 , 而风证就自然消失了 。

需要指出的是 , 地黄饮子本为针对“喑痱证”而设 。 其中的“喑”指舌头僵硬不能说话 ,“痱”则指足软行走困难 。 这个证候主要就是由下元虚衰、虚火上炎 , 痰浊上泛 , 堵塞窍道而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