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总是贬低孩子,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这个难题有答案了( 二 )
奉行贬低式教育的父母 , 即便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 , 但他们总能挑出刺 , 外加用“别人家孩子”把孩子“爆炒”一顿 。
文章图片
《少年说》中 , 有一位女孩因为妈妈一直奉行贬低式教育 , 便对妈妈说:“妈妈 , 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 , 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 , 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当孩子冲着妈妈吼出这句话的时候 , 可见她内心有多渴望得到肯定 , 但妈妈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问题 , 而是认真与孩子讲道理 。 告诉她自己这样做 , 就是为了让女儿更好 。
文章图片
父母自以为是的贬低教育 , 以为可以用这种方式 , 激励孩子变得更好 , 却不知道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认为自己非常差 。 心理学家费尔贝恩曾说:“儿童受到父母不好的对待时 , 为了维持父母是好的这种意向 , 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不好的 。 ”
第三类 , 自卑心理的父母
一位网友在《有一个极度自卑的父亲是怎样一种体验》中写道:
做他的女儿真的太累了 , 要做到特别优秀才可以让别人高看我一眼 。
做他的女儿不能被任何外人给予负面评价 , 否则他就会不停的指责我 。
做他的女儿要特别维护他的面子 , 做事情不能出现任何瑕疵 , 否则他会觉得丢脸 。
做他的女儿就要为了他的虚荣心不断的逼迫自己变优秀 。
文章图片
字里行间中都能感受到女孩的压抑 , 然而世间就是有这样一种父母 。 他们自卑 , 但是为了弥补或者说改变自己的自卑心理 , 就会不停地要求孩子优秀 。
如果做不到 , 就会贬低自己的孩子 , 用“父母权威”来获得一种“自尊” , 毕竟在他们的世界中 , 孩子是唯一的“下级” 。
文章图片
先做好自己 , 再成为父母
那些总是贬低孩子的父母 , 追溯根源也是因为他们不曾遭受过好的对待 。
在隔壁李三伯的记忆中 , 总是留着父母责打他的画面 , 所以他对李哥的教育 , 与他父母对他如出一辙 。
我不知道 , 他在教育李哥的时候 , 心里有没有觉得现在的李哥 , 就是曾经不被善待的他自己?
文章图片
每次看到三伯在“教育”李哥 , 我总想起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 , 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 ”
无论曾经经历过什么 , 当你决定要做父母之前 , 应该先做好自己 。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 , 这个想法有些不太实际 , 但成熟的人是会为自己 , 以及孩子负责的 。
文章图片
湖南卫视的主持人张丹丹 , 在36岁的时候成为了妈妈 。 当她怀上女儿的时候 , 就告诉自己:已经心无旁骛的工作了13年 , 如今已经为当好妈妈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
所以 , 当一个人真正做好做父母的准备 , 就会对这个身份全力以赴 , 并且有足够的耐心与理智用于教育孩子 。 而不是连自己都没有做好 , 就来当父母 , 结果两种身份都做的一塌糊涂!
凌晨妈妈来叨叨:
其实 , 那些经常贬低孩子的父母 , 并不是本质上不爱孩子 , 而是因为他们不曾好好被爱 , 所以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罢了!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父母中年被淘汰,儿女刚毕业就失业”:有些家庭,注定抬不起头
- 父母以下行为,是孩子叛逆的根源,有些话你再生气也别轻易说出口
- 《父母爱情》张桂兰为什么那么老?她背后的苦楚鲜有人知
- 最新2020微信回忆网名
- 换一种方式活着!这对父母最终完成了女儿的心愿…
- 张桂兰|《父母爱情》张桂兰为什么那么老?她背后的苦楚鲜有人知
- 总是为了攒钱而攒钱,过了苦日子,最终也没攒下钱
- “儿子,我祝你不幸且痛苦”,这位父亲的演讲轰动全球,无数父母点赞!
- 同事之间的生日祝福语
- 为何公立幼儿园4点就放学?原因父母要提前了解,别到时候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