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小猫让我受不了
“病人”(李池,女,26岁)自述:
说我怕狗比较容易理解,可能小时候被狗吓到过,但怕小猫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但就是很怕,只要一想到猫在我腿上擦来擦去就受不了 。有几次在外面吃饭,有猫从桌下过,我就整个人跳起来,脸都白了,吃饭都没了胃口 。如果去朋友家玩,事先知道家里有猫,我就不会去 。
“诊断”及表现:
动物恐惧症 。多源于少儿期,表现为对蛇、蜘蛛、兔子、猫、狗等的恐惧,部分动物恐惧症患者在进入成年期后自然缓解 。
D.尖锐物是“死穴”
“病人”(喻慧,女,28岁)自述:
只要有个人拿着一支削尖的铅笔对着我,我就会立马冒汗、腿软、心跳加速 。如果是对着我的眼睛,那么不夸张地说,我会害怕得哭起来 。有次跟朋友一起吃饭,碰巧有个桌角对着我,我马上要求换位子,朋友直呼“也太夸张了吧!”
“诊断”及表现:
尖锐物体恐惧症 。物体恐惧症的一种,指对一些尖锐的物体感到无法控制的恐惧 。医学界已知恐惧症似乎有遗传性,假使父母中有一人曾患恐惧症,则子女可能也有患此症的倾向,但未必是同一种恐惧症 。
有些怪癖只是习惯不是病
你是不是有一些怪行为,自己也没法解释,还担心是不是得了啥什么病 。或者听朋友谈起他(她)的某种恐惧症,你立马发现自己也有类似情况 。对此,心理医生的回答是,只要没有影响正常生活,都属正常 。
A.有些“症”不靠谱
社交恐惧症、电话恐惧症、黑暗恐惧症……网上一搜,各种恐惧症,七七八八一堆 。其实许多“症”在医学上都不成立,目前医学上有正式叫法且有研究的包括强迫症、幽闭空间恐惧症、场所恐惧症、不安腿综合征等,其他那些症大多都是网友自己总结出来的,纯属好玩 。严格来说每种症都有一定的标准,不是你认为自己是什么症就是什么症的 。比如强迫症就分好多种,拿最常见的来说,有些人出门总觉得门没锁好,要回去看看 。如果回去一次,这属于正常的行为,只是确认一下,而有强迫症的人往往要回去七八次,甚至十几次,这样就是病了,要找医生了 。还有幽闭恐惧症,不是所有害怕呆在狭小空间的都是幽闭恐惧症,只有那些害怕得必须得逃走的才是 。
B.心理素质好的就不会“对号入座”
有些人一旦发现自己有怪行为,就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了状况,还有人觉得这跟胆量有关 。实质上与这些都无关,主要还是一种心理暗示 。就好比最近说得比较多的密集恐惧症 。在这个说法被提出之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看到密集的东西会有什么反应,结果有人把这个当事说,你就觉得真是这样的,然后再看这类东西,心里毛了,头皮也麻了 。甚至有人连草莓、杨梅都不敢看了,那么你以前吃这些东西的时候有心里发毛过吗?所以很多时候,是自己把自己给带沟里去了 。另外,心理素质的好坏,也有一定影响 。心理素质好一点的人外界的影响对他相对就小一些,也不太会“对号入座” 。
C.不影响生活的都属正常,改不改无妨
那这些古怪的行为要不要改?怎么改呢?如果不妨事的话,改不改无所谓!如果真是已经成症了,就是病了,那么病人的心里肯定不好受,这说明已经对他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了 。这类人,你不用说,他自己也会寻求办法,会看心理医生 。如果只是一些小问题,比如喜欢抖腿啊,爬楼梯喜欢数台阶啊,拿了东西一定得原样放回原位啊……这些可能只是在旁人眼里比较怪,但如果你很享受这些行为,又觉得不会影响生活,OK,那你就继续好了,有什么关系?所以有些人说想改改不掉,其实也是借口,是本来自己不想改 。还是那句话:平常心对待,别太当回事,有时这只是一种习惯,如果没有对生活造成影响,都是正常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化妆成瘾是强迫症
- 心理测试 你的嫉妒心是否超标
- 张嘉文|豚豚主动找到张嘉文!与美女争风吃醋,坐实张嘉文是渣男无疑?
- 陈宇|《冰雨火》暗藏了多少心机?陈宇的鲁莽和冲动,其实都是“套路”
- 林俊杰经理人 林俊杰的经纪人是他姐吗
- 广东湛江旅游景点 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 沙特63岁男子,43年结婚53次:只是想找到能让我快乐的人
- 二胎年龄相差几岁更幸福?不是2岁和4岁,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同
- 在幼儿园“暴饮暴食”,回家却挑食,父母直言:这是我的孩子吗?
- 男人对你动了情,不会直接说“我爱你”,而是会有这3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