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作绝望时,推荐你看看这两部剧( 二 )
主人公曾经都顺从了生活的安排 , 不假思索地过着自己的人生 。 看似平庸 , 也没偷懒 。 但没想到 , 竟然也成了无路可走、也不想再走的“失败者” 。
就在发现“此路不通”的时候 , 他们选择了停下和退出 。
结果是 , 她们不仅没有就此消极下去 , 反而在另一个维度觉醒了 , 并开启了下一段“积极的人生” 。
PART.2
你最焦虑时可能是你最清醒的时候
恩珠和朱莉触底反弹的过程 , 耐人寻味 。
朱莉知道做菜能改变她的生活吗?并不知道 。 恩珠知道粉刷墙壁能给她崭新的未来吗?也不知道 。
但原来的生活“麻木而消耗” , 令他们绝望 。 有趣的是 , 在绝望的那一刻 , 她们在精神上反而放松了 。
因为 , 她们的内心腾挪出了空间 , 留给自己——放弃了外在标准 , 终于不想活给别人看 , 于是干脆做自己开心的事 。 然后 , 以这件开心的事为契机 , 找到一个新的人生方向 。
这反过来证明了“惯性”的可怕 。
加班 , 升职 , 加薪 , 成功……这条不经思索的人生攀爬路径 , 我们用它来屏蔽掉了多少真实的自己?
说到这里 , 就不得不提一个词:焦虑 。
当人被迫疯狂工作时 , 他们是焦虑的;但那个焦虑可能是“假”的 。 用心理学家韩岩老师的话来说 , 是“表层性焦虑” 。
它指向的是“外部奖赏”:自己能不能得到他人认可?是不是得到了同龄人都有的东西?
在表层性焦虑中 , 人不但焦虑 , 而且这份焦虑是“空心”的 。
尽管有很多事做 , 但真正的自己是不被看见的 , 锁在了表层之下 。
一旦工作的薪酬不如意 , 福利不如意 , 也没有升迁 , 买不起房子……所有外部奖赏都没有得到时 , 人就会迷茫 , 崩溃 , 认为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
但契机是 , 外部的标准崩塌之后 , 更深层次或者更有意义的焦虑 , 也许会出现 。
这就是“存在性焦虑” 。
它关注的是“内在动力”:自己到底是谁?想要实现什么?
这时你可能真的在问自己:为谁辛苦为谁忙 , 我要什么样的生活?
而当你被表层焦虑占据时 , 你很难关注到这份深埋的深层焦虑 。 当然 ,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觉醒” 。
它的存在基础是:你要真的在工作中找到“与自我的良好关系” , 而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工作 , 没有自我 。
由于我们在以前的工作惯性中 , 忽略自我已久 , 我们和自己的关系都不太好了 。 所以休整是必要的 , 不但是精神上休息 , 最重要的是“与自己恢复连接” 。
重启的过程 , 虽然也很焦虑 , 但这种焦虑其实又是珍贵的 。
恩珠大睡不止 , 仿佛要把之前的瞌睡都补回来 。 父母朋友都嫌弃她 , 认为她放弃了人生 , 从此要当寄生虫 。 面临这么多压力 , 她粉刷墙壁、收拾屋子 , 只是为了让自己感受好起来 。
朱莉每天下班做饭 , 匆匆忙忙;做得不好浪费食材 , 做得好也只是拍张照片放到网上 。 忙到深夜 , 除了自己高兴 , 也没人会为她高兴 。
没有人承诺她们会成功 , 会逆袭 。
但是 , 能面对真实的自我 , 就是最好的回报 。
这是她们不管不顾的新思维——
人生已经这样了 , 唯一能做的 , 只能是让自己“感受好一点”“过一天赚一天” 。
看起来消极 , 但和自己的真实“存在”共舞 , 恰恰是她们最直接、积极的时候 。
因为 , 这时候她们从“表层性焦虑”走进了“存在本身” 。
文章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悲痛!代驾小哥惨遭门砸死,生命最后6小时,他有多绝望?
- 本文转自:河南法制报如果人生像考试一样 夜读|来,对一下人生答案
- 顿悟:这才是面对梦想的姿态
- 33张活久未见的对比照,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大自然太神奇了
- 亲戚|亲家之间相处,有3件事情不能做,对小两口不好
- 有位女客户对我说 老公乱搞,是不是都是我的错?
- 01在去年的同学会上 老婆是个温柔的女人,对于我的各种要求都满足
- 伴侣|完美伴侣:搬家时林庆昆一个举动,让吴敏怦然心动,这婚离对了
- 恋爱|女人坚决忍住不联系对方,真实的想法,往往只有一个
- 婚姻|“这可能就是你一直找不到对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