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清明节对于中华儿女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它是为了纪念祖先、缅怀亲人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追思祖宗的美德表现 。代表现代与先辈的和谐发展关系,同时也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氛围,也是一种热爱生命的表现 。
清明祭祖的意义 清明祭祖体现了中华民族尊亲敬祖、崇宗隆嗣的传统观念,其核心是儒家伦理的忠孝文化 。中国的民俗信仰源远流长 。人类源于对梦境、生育和死亡等现象的不解,产生了最初的信仰,即“灵魂” 。原始初民相信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人死之后,肉体可以腐烂消失,而灵魂却会永生不朽 。并且在人们的意识中,灵魂是有血缘远近亲疏之别的 。《左传·僖公十年》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所以,为了得到与自己有血缘亲族关系的祖辈的护佑和荫庇,古人常常以宰杀牲畜作供品的方式来表达对“亡灵”的崇敬之情 。后来人们把向“亡灵”行礼的社会礼仪行为称为“祭祀” 。祭祀属于“吉礼”,为五礼(吉、凶、宾、军、嘉)之首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
只不过在春秋以前祭祖实行庙祭,并无墓祭 。墓祭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之际 。《孟子·离娄下》讲到齐东郭“间之祭”的故事,说明在当时墓祭确已存在 。到了汉代,人们把墓祭已经看得很重 。东汉王充《论衡·四讳》说,当时“俗有四大讳”,其中之一就是“被刑为徒不上丘墓” 。魏晋南北朝,尽管社会动荡,烽火频仍,人们对扫墓依然重视 。《魏书·高阳王传》:“任事之官,吉凶请假,定省扫拜,动辄历十旬 。”不过那时扫墓并没有固定的时间,这种情况直到唐代才改变 。《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寒食上墓,宜编五礼,永为恒式 。”宋代朝廷又规定:“寒食至清明之日,各地均须祭扫陵墓,是日官员士庶,俱出郭省坟,以尽恩时之敬 。”
可见,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追思祖宗,启发后人的一种美德行为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孝道观念,成为今人敬孝、感恩、处事的行为准则 。这种孝道礼仪,既可以表现为对先祖的感恩之情,也可以表现为对去世故旧、革命先烈的怀念之情 。它既可以为今人搭建与前人之间和谐的代际关系,也可以为人类营造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氛围 。今天我们通过祭祖活动,宣扬崇亲敬宗、尊老敬老的良好道德风尚,正是儒教伦理“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精神内核的体现 。大而言之,中华民族统称为炎黄子孙,本身就是一个血族亲缘集团 。每年清明节的陕西黄帝陵祭拜,正是海内外华人对我们整个民族祖先认同的真实反映 。因此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得以传承,与清明时节对祖先的“祭亡以礼”是分不开的 。当然,我们提倡的孝道是亲人在世时的尊敬、善待和照顾,而不是亲人去世后奢排的葬礼、高大的陵墓和扫墓的铺张 。倘如此,就玷污了清明这一“祭祖传国粹,易俗尽孝心”的传统美德 。
【清明节祭祖的意义是什么?清明节有什么由来?】 清明踏青是中华民族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活动,其核心是古人顺应天时、和谐共生的朴素理念 。天道有序,万物有节 。清明节气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万木萌发,人们在清明节气踏青游春可谓顺应天时,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体现,也是热爱生命的真实表现 。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又叫做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纷纷祭祀自己的祖先 。我国的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朝,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每年定4月5日为法定的假期,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清明节的起源是什么?
- 每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清明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 清明节是怎么定的日期?清明节有什么故事传说?
- 文淇,你千万别走他的路
- 3.12 2020年植树节出生的鼠宝宝命格好不好?
- 2020年鼠年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是理发剃头好不好?
- 2020谷雨的由来和传说是什么?谷雨节气简介
- 2020年农历四月出生的都属于什么星座?
- 2020年四月初六的时辰宜忌是什么,有何吉凶?
- 节气谷雨出生的人命运查询—属于哪种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