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 制造“容貌焦虑”将被重点打击!揭秘医美营销广告“三大话术”( 二 )
含有容貌焦虑和年龄焦虑倾向
含有容貌焦虑和年龄焦虑倾向的宣传语在各医美机构的微信朋友圈宣传中更为明显,深圳富华医疗美容医院提出“‘双眼皮’是一个女孩子最低的消费”;健丽医美提出变美“是一场持久战,坚持了就年轻貌美,不坚持就无法战胜岁月的摧残”;深圳福华医疗美容医院为了达到宣传,提出“等皮肤老化了再开始敷面膜,就好比饿死了才开始种田”的比喻,指向“二十五岁开始保养和抗衰,四十五岁才能美丽又优雅”。
深圳阳光医疗美容医院用比较心理打出“别顾着嫉妒别人长得好看,事实上在守护美丽这件事上,她真的比你努力”,最终指向“投资自己的美貌与智慧,让自己也美丽动人”;深圳鹏爱医疗美容医院用毫无关联的事情进行联想,提出“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先去做个胸吧,至少你的胸还可以撑起你的衣服”;深圳美莱医疗美容医院则将医美与变美进行联系,直接提出“变美这事,省省就又老又丑了,你的脸是这个世界上最贵的地皮”。
“不变美”就会变老变丑?
由此可见,多数医美机构都会通过强调年龄、外貌的方式来达到宣传的目的,将“变老”一事妖魔化,强调通过医美可以“变年轻”,部分宣传语甚至直接将容貌美丽与个人魅力结合起来进行宣传,更有甚者将“不变美”就会变老变丑的宣传语直接打出,制造容貌和年龄焦虑。通过多渠道、长时间的宣传,放大“容貌”的作用,潜移默化影响消费者的心理。
在观察中,课题组发现,目前而言,部分医美广告确实会出现制造“容貌焦虑”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发布的《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出,将对“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制造‘容貌焦虑’,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或者将容貌出众与‘高素质’‘勤奋’‘成功’等积极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的医美广告重点打击。
话术二 强调医美前后容貌差异,多形式展示真人案例
除了打击制造“容貌焦虑”的医美广告,《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将对“使用患者名义或者形象进行诊疗前后效果对比或者作证明”的情况进行打击。在医美行业,通过展示患者诊疗前后的图片或视频进行证明的一直是各医美机构常用的方式。
在此次观察中,课题组也发现,通过展示真人医美前后的容貌差距宣传诊疗效果的方式确实最为常见。但区别于传统的直接放出医美前后对比图,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医美机构展示诊疗先后差异的形式更为丰富。
在微博宣传中,医美机构展示诊疗前后差异的形式包括过程体验视频、患者VLOG、患者反馈视频,以及最为常见的图片方式;在微信宣传中,则风格比较统一,除了图片形式,就是直接展示术后视频。
话术三: 强调效果好、无恢复期或恢复期短,少有风险提醒
医美效果如何?恢复期有多长?存在什么风险?这几个问题无疑是消费者在做医美时最关心的。本次课题组观察的几个医疗机构也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在宣传上,根据具体项目,宣传其效果,方式之一为上文提到的通过具有容貌焦虑和年龄焦虑倾向的话语强调医美效果,此外,还有通过宣传语方式直接宣传医美效果的,例如深圳福华医疗美容医院对其某美白祛斑项目的医美效果提出了“不色沉返黑,7天耀白”的宣传语。在恢复期上,深圳阳光医疗美容医院直接在超声炮项目中打出“没有任何恢复期”的宣传语。
既然效果好,恢复期佳,那诊疗是否安全,存在什么风险呢?课题组观察发现,多数医美机构在宣传医美效果的时候,对医美风险几乎闭口不提。对于非宣传性的微博,也仅有科普性文字或术后注意事项提醒。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女神“宽胯”的鲨鱼裤美女,擅长打造优雅靓丽风,魅力无穷
- 女神苏提达是冻龄女神,“花仙子”造型美出圈,高颜值碾压茜茜公主
- 下巴伊人小课堂 | 护肤:人人都有的“面霜”,怎么用才有效?
- 方法去角质有哪些方法,需要注意什么
- 穿衣搭配 辛芷蕾“野味儿”发型太阴森、好诡异?剪成高晓松真的只怪你。
- 穿衣搭配 迪丽热巴高马尾+西装杀,可御可甜!网友大呼“迪总娶我!”
- 进行悄悄告诉女人:护肤牢记4个“秘诀”,四十岁看起来也很年轻
- 棕色童瑶的私服搭配挺“普通”,棕色大衣配贝雷帽简约大气,挺显气质
- 姐妹“人间作精”欣欣子回归!开年演绎甜裤辣妹,真的美呆了!
- 手术 “专门针对男性的医美机构,需求量比我们想象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