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三千年 走过风雅三千年,感受大美中国诗词( 二 )
转眼来到陶渊明的“农田”之中,看着他一面感叹“草盛豆苗稀”,一面勤勤恳恳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虽十分辛劳,却也乐在其中,陶渊明的“任性”除了淡泊名利的心性之外,其实更是来自于他敏锐的政治嗅觉,身赴桃花源,朝堂的追名逐利也好,腥风血雨也罢,全都成了身外之物,何乐而不为?又何尝不是一种大智慧呢?
文章图片
风雅藏于风骨
诗词中的风雅无论朝代、无关题材,即便是民间市井的口口相传,也是一种“风骨”的体现,以汉乐府时期的《相和歌辞》为例,甚至没有人知道它的作者姓甚名谁,但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民间八卦、奇人异事、市井传闻皆是一种“发声”,有悲有喜,有笑有泪,世间百态都是值得倾听的声音 。
而对于脚踏“谢公屐”走遍祖国大好河山的谢灵运而言,诗歌中的风骨是灵性的体现,也是志向的传达,表象上是一种远离庙堂、乐乎山水的心志,可偏偏他是一个渴望回归庙堂之上的“山水游子”,他感叹着“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而终是受了那庙堂之累郁郁而终,再无法体会那山水之乐 。
风雅中的风骨有着各异的“形态”,有的乐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的苦于“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忧国忧民也好,山水之至也罢,均是一种真性情的体现,每一种风骨都恰到好处地传递出大雅之美 。
文章图片
在这三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国诗词留下了无数辉煌的篇章,任淡如以独到的视角在这不计其数的诗词歌赋之中,星海拾贝,以诗词串联成三千年风雅史,以故事讲述出三千年大中华,让诗与远方都现于眼前 。
【风雅三千年 走过风雅三千年,感受大美中国诗词】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付出过才知道,这三种人,不值得放在心上
- 越是没本事的人,越喜欢炫耀这三样东西
- 张萌: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我有三大方法
- 繁华三千,仅倾情一朵,缘之所寄,且一往而深
- 村上春树 你越努力,越焦虑,往往是忽略了这三件事
- 往后余生,遇见这三种人,请拿命珍惜
- 婚姻幸福的女人,这三个特征是必备条件
- 真正厉害的人,都会努力逼自己做好这三件事
- 会偷三种懒,享尽一生福
- 葛薇龙|三刷《第一炉香》:明知道乔琪不爱自己,葛薇龙为何还要嫁给他?原因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