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位妈妈的3个反思:孩子到底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学习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三 )


“教育不是长辈的断然命令和晚辈的恭顺服从 , 而是长辈和晚辈参与其中的紧张和复杂的共同精神活动 。 ”
如果总是把孩子挡在生活之外 , 那就别指望孩子体谅父母的不易 。
在网上 , 看过这样一组故事 。
第一个故事里 , 身为环卫工的妈妈接儿子放学后 , 让儿子陪自己扫了一会地 。
然后他们有说有笑地讨论着怎么去超市买打折的蔬菜 , 怎么去跳蚤市场买二手习题集 , 儿子从小跟着妈妈体验生活 , 乖巧懂事 , 学习刻苦 。
另一个故事里 , 同是环卫工的妈妈 , 却被女儿粗鲁地拳打脚踢 。
正值青春期的女儿想买一部新手机 , 被拒绝后 , 便当众对妈妈口出恶言 , 拳脚相加 。
为什么相似的家庭 , 养出截然不同的孩子?
就是因为女孩的妈妈从未主动让女儿参与自己的工作 , 平常只知道给钱 , 缺乏陪伴与交流 。
没有人生下来就知道生存的艰辛 , 也没有孩子天生就懂得父母的不易 。
《中国孩子的金钱教育》中说:
“孩子只知道钱是一张纸 , 是过年时的压岁钱、过生日时的红包 , 却不知道钱是劳动所得 , 需要付出汗水 。 ”
给孩子花的每分钱 , 在父母这里是辛劳的汗水 , 但在没有参与感的孩子那里 , 只是一张可以换来玩具的纸 。
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 , 比起体谅和感恩 , 让孩子了解自己更重要 。
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新闻:
出夜市摆摊的爸妈 , 一边给客人炒着小菜 , 一边让儿子收拾桌子 , 一家人忙并快乐着;
在工厂打工的妈妈把放暑假的女儿带进厂 , 一天流水线站下来 , 女儿累得站不住 , 却更心疼妈妈;
花钱大手大脚的半大小子 , 跟着父亲去工地待一天 , 就明白 , 原来300块钱这么难赚 。
把孩子关在家里吹空调 , 他永远不懂烈日下奔波的父母有多热;只和孩子谈他的事 , 他又怎么会知道爸妈的心里话 。
想让孩子懂得父母的不易 , 就得让他们经历和我们一样的生活 。
当亲子关系变得融洽 , 当父母子女真正看到彼此的不易 , “教育”这件事才有可能发生 。
凌晨,一位妈妈的3个反思:孩子到底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学习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文章图片
04
现在的孩子 , 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 , 尤其是到了青春期 , 他们渴望独立 , 也有能力走出家门 。
作为父母 , 切不可盲目说教 , 而是要给自己和孩子交流的机会 。
在了解彼此的基础上 , 一起探索读书乃至生活的方式 。
孩子是一颗种子 , 落入肥沃的土壤总好过埋在贫瘠的土地 。
别再笃信“吃苦就能上进”的理念 , 苦难必须把人逼到绝境 , 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
如果可以 , 我们更希望孩子在我们的庇护下 , 循着梦想的光源 , 靠自我的内驱力前行 。
而为人父母的这颗拳拳之心 , 也需要孩子深入我们的生活 , 才能感受到 。
希望这篇文章 , 能给各位家长一点启发 。
点亮文末【在看】 , 从今天开始 , 就和孩子们聊聊未来 , 也和孩子们说说自己 , 让亲子关系在良性互动中 , 成为孩子梦想的桥梁 , 也成为父母避风的港湾 。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 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 , 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 , 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 。 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
每天和孩子一起进步 , 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凌晨,一位妈妈的3个反思:孩子到底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学习的重要、父母的不易?】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