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位妈妈的3个反思:孩子到底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学习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作者:瑾山月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前几天 , 表姐半夜打电话向我哭诉 。
她说 , 为了让厌学的儿子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 她在暑假时 , 特意请假带儿子去甘肃老家体验生活 。
儿子每天天不亮下地干活 , 白天顶着大日头在打场扬麦 , 晚上则杜绝一切娱乐活动早早睡觉 。
可二十多天下来 , 儿子瘦了五斤 , 皮肤都晒破了 , 却仍是不想回校读书 。 还向她放狠话说:“有本事就让我留在这儿 , 你敢吗?”
这下子 , 可把表姐愁坏了 , 她本以为儿子吃点苦就能懂点事 , 没想到孩子早看明白了:家长不过是吓唬吓唬自己 , 根本不会把自己扔下不管 。
为了安抚表姐 , 我把新东方老师董宇辉的一段视频发给她 。
视频里 , 董宇辉感慨地说:
“我是受过苦的人 , 也通过读书完成了人生逆袭 。 我经常说苦难会让一个人深刻 , 但我如果有个女儿 , 我是不忍心让她吃苦的 , 因为用苦难倒逼孩子学习 , 远不如引导她看见自己的梦想 , 用内在驱动力激发她读书的兴趣 。 ”
这句话很实在 , 身为父母 , 我们努力向上挣扎 , 就是不希望孩子生下来就是吃苦受累的命 。
时代变了 , 更富足的生活中 , 我们不能再像老一辈那样 , 拿“不读书就得吃苦”的论调搪塞孩子 。
想让孩子爱读书 , 体谅父母的不易 , 需要我们转变思维 , 改变教育方式 。
凌晨,一位妈妈的3个反思:孩子到底要经历什么,才能懂学习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文章图片
01
后喻时代 , 别再拿“吃苦”吓唬孩子
也是这个暑假 , 一位妈妈带孩子捡垃圾的新闻上了热搜 。
为了让10岁的儿子戒掉手机 , 这位妈妈让孩子背着麻袋 , 沿路翻找垃圾箱 , 捡空瓶子卖 。
后又让儿子凌晨三点起床 , 跟着某位菜市场大叔进菜卖菜 。
起初 , 效果立竿见影 , 孩子先是趴在马路上哭 , 后又感慨赚钱的辛苦 。
视频播出后 , 不少父母点赞:“这个办法真棒 , 我也打算让孩子吃一番苦头 。 ”
可仅仅几天后 , 剧情就来了个180度大反转 。
这位儿子回家休息了两天后 , 又像从前那样抱起手机玩个不停 。
其实 , 这种“翻车”的案例不胜枚举 。
有的孩子捡垃圾时 , 权当娱乐 , 感觉比读书有意思多了;有的孩子回归正轨后 , 对父母的举动不屑一顾 , 还吐槽说:“都什么时代了 , 就算不读书 , 我也可以送外卖、开网店 , 根本不用捡垃圾养活自己啊 。 ”
比起捡垃圾 , 那些体验工地搬砖、池塘挖藕 , 跟父亲跑长途的孩子都一样 , 被吃苦受累短暂刺激后 , 又在安稳的生活里 , 恢复原样 。
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提出了“后喻时代”的概念 。
后喻时代是指在当今高科技时代下 , 孩子比父母更容易掌握新技能 , 会出现晚辈向前辈传授知识的情况 。
孩子们适应能力强 , 有一定的分辨力 , 因此 , 他们完全能判断出父母设计的“苦肉计” , 不过是小打小闹 。
这也就不难解释《变形记》里那些富二代 , 从贫困山区回城后 , 多数还是老样子 。
短暂的刺激 , 发挥不了长期效用;表面的阵痛 , 无法触及孩子内心深处的“厌学”情结 。
育儿博主王人平说:
“孩子今天能够因为厌恶劳动的辛苦而学习 , 明天也会因为厌恶学习的辛苦而再次放弃学习 。 ”
很多时候 , 孩子不是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 而是对上学读书不抱有兴趣 。
而不感兴趣的事 , 怎么倒逼也长久不了 。
时代变了 , 教育理念也需应时而动 , 别再拿“吃苦”吓唬孩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