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冬至清晨 寻找消失的孩子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冬至清晨 , 杨远送9岁的儿子杨莫上学 , 短短几分钟时间 , 孩子却在楼道凭空消失 。 警察发现杨莫曾在失踪前一刻潜入邻居家中 , 可疑的邻居却有着牢固的不在场证明 , 仿佛操控着一场魔术般的密室逃脱 。 孩子去哪儿了?
杨远夫妻俩于是开启了在单元楼里的“寻子之路” 。 线索扑朔迷离 , 人心难以琢磨 , 抽丝剥茧中 , 单元楼里几户家庭的秘密也随之揭开 。 悬疑推理的背后 , 是对当代家庭现状的深刻洞察 。
这是一个孩子的离奇失踪 , 也是一个孩子试图逃离家庭的蓄谋“出走” 。 面对空荡的楼道和冷清的家 , 我们不禁反思 , 本该在一个个家庭里自由生长的孩子去哪儿了?如何去寻找孩子作为“孩子”最本真的模样?中国教育新闻网采访人员对话了最近播出的电视剧《消失的孩子》编剧秦海燕 , 和她一同探寻“消失”孩子的踪迹 。
文章图片
《消失的孩子》剧照
做多了怕多 , 做少了怕少 , 家长如何走出困局?
一个孩子的离奇消失 , 牵扯出数个复杂的家庭 。 杨莫本可以在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自由快乐地长大 , 但只关心成绩的“虎妈”陶芳和步步妥协的“好脾气”爸爸杨远 , 却让杨莫在无形的“枷锁”中不堪重负 , 最终选择逃离 。
许恩怀成绩优异 , 性格独立 , 然而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却只能每天坐在楼道里等待忙于工作常常晚归的父亲许安 。 优秀懂事的她羡慕的却是杨莫每天都有父母接送 , 有家人关心 。
同样是“别人家孩子”的袁午毕业于名牌大学 , 本该有无比光明的未来 , 却因为从小父母“包办”一切 , 连基本的社交能力都没有 。 更是在母亲意外去世后陷入迷茫彻底颓废 , 最后走上了赌博的不归路 。
在秦海燕的心里 , 这三个家庭的人物谱系正处于三个不同的“端点” 。 在一个极端上 , 站着袁午 , 家庭的控制让他成为了一个“巨婴” , 彻底失去了长大的机会;另一个极端上 , 站着许恩怀 , 极度疏离的家庭关系逼迫她独自长大;中间的端点 , 站着杨莫一家 , 看似普通 , 却像极了自己或身边的每一个家庭 。
“我们身边大多数的家庭 , 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一地鸡毛’ , 父母很累 , 孩子更累 。 父母做多了怕多 , 做少了怕少 。 ”秦海燕说道 ,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对养孩子这件事情有所反思和思考 。 ”
父母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理想的家庭教育中 , 家长也许需要兼顾多重角色 , 他们可以是心理营养师 , 也可以是学习引领师 , 可以是人生指导师 , 同时也是习惯监督师、兴趣合伙人等等 。 但究其根本 , 家庭教育的核心都应该落在孩子本身上 , 落在孩子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上 。
“我们可以选择路该怎么走 , 选择怎么去爱自己的孩子 。 ”秦海燕说 。
文章图片
《消失的孩子》剧照
别让自以为是的爱把孩子越推越远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冬至清晨 寻找消失的孩子】明明是为了孩子好 , 为什么孩子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这恐怕是妈妈陶芳每天无数次拷问自己的问题 。
经营一家化妆品店的陶芳每天都十分忙碌 , 虽然很少有时间陪伴儿子 , 但却安排了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填满了杨莫的周末 。 她一味地以自己的方式对儿子好 , 却让孩子在她的付出里得不到丝毫喘息 。
袁母更是把袁午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 。 从小到大 , 袁午的吃穿住行都被她安排得妥妥帖帖 , 让儿子“两耳不闻窗外事 , 一心只读圣贤书” 。 在袁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下 , 袁午成为一个时常把“我妈说”挂在嘴边的“妈宝男” 。 上学时不会与同学相处 , 工作后不会与同事交流 , 就连相亲 , 都要和妈妈事先排练好才敢去 。 母亲意外去世后 , 他的生活就失去了主心骨 , 不知所措的袁午只能靠赌博来逃避现实 , 忘记一切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姻缘|姻缘占卜:ta能跟你一起步入后半生吗?
- 本文转自:央广网广州市湿地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徐秀秀 摄)央广网广...|润泽花城!广州湿地总面积达7万余公顷
- 本文转自:新华社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钱鸣高因病医治无效于2...|痛别!钱鸣高院士逝世
- 我,日本人,20岁嫁到中国,9年没回过娘家,在西安买房等父母住
- 古风繁体字微信昵称
- 本文转自:中安在线指导群众遇到火情如何使用灭火器及消火栓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为进一...|安徽肥东:警民携手文明共创
- 清明节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中国有哪些法定节假日?
-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何时起
- 中国的文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5个中国的文世界文化遗产介绍
- 发现邻居5天没晒衣服,84岁老人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