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毛流浪记》到《我们的故事》 张乐平笔下的儿童漫画为何总能打动人?( 二 )


从《三毛流浪记》到《我们的故事》 张乐平笔下的儿童漫画为何总能打动人?
文章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 , 《我们的故事》中关于爱的主题占了大多篇幅 , 可以说是爱的教育 。 在《妈妈 , 我要洗脸了》《妈妈多辛苦啊》一组漫画里 , “我”看到小猫洗脸、妈妈洗衣服 , 产生了自尊自爱之心;《给小树保暖》《爱护小羊》的“我”将妈妈爱护“我”的爱传递出去 , 懂得爱自然、爱生命;《铺草》《送菜》里 , “我们”帮助路人铺草、帮助老人提菜篮子 , 表达了对他人的善意 , 展现了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 。
现代儿童的生存环境呈现内卷和焦虑的趋向 , 在这种状态下 , 重温张乐平对儿童的爱的教育之书 , 会格外感到温暖和珍贵 。 记录儿童细碎日常美好行为的《我们的故事》不仅映照了儿童心里的善与爱 , 也将给予儿童情感发育和心理发育以有益的影响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