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悲伤|朋友正经历丧亲之痛,你的安慰真的有用吗?
六个月前 , 德拉的姐姐在车祸中丧生 。
德拉在事故发生后一周回去工作 , 大家都是这样的 。 在非常明显的哀悼阶段 , 她感觉悲伤还是可以被接受的 , 但是很长时间过去了 , 周围的每个人似乎都回到了正常生活 , 但德拉并没有回归正常生活 , 正常生活已经回不去了 。
这个新的现实让她觉得做任何事情都不合适:她一会儿觉得一切都好 , 一会儿就被突如其来的哀伤席卷 , 失控大哭 。 她不知道该如何与任何人建立联系 , 她不知道该如何提起 。 当朋友给她打电话时 , 她几乎无法忍受听到自己讲自己的糟心事:我很好 , 我可以的 。 因为听到真相的感觉更糟:她觉得没有希望、孤独 。 直到有一天她觉得不接电话会感觉更轻松一些 。
《恰到好处的安慰》中描写了这样一个丧失亲人的女性的经历 。
本文图片
如果你的亲人、朋友也正经历丧亲之痛 , 你一定想尽自己所能去安慰TA , 帮助TA尽早从哀伤中走出来 , 好好生活下去 。
当我们亲近的人为丧失而痛时 , 不管是失去什么人 , 我们的本能反应是帮助对方解决问题 。 我们会说“再等等” , 或者“你很快就会有新的(孩子、另一半、朋友……)” , 或是“你有没有试过……”
如果有人丢了手机的话 , 这种安慰方式挺好 。 但当一个人正经历重要丧失时 , 这样做真的没什么用 。 许多情况下 , 悲伤的人永远也回不到“正常”了 , 因为他们整个人生都被改变了 , 没有“正常”可以回去 。
但是你需要知道 , 并非所有的安慰都是有效的 , 有时可能适得其反 。 你要去了解 , 哪些对朋友来说是真正有效的安慰 , 哪些是你应该有意识不去说、不去做的 。 学会共情 , 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思考 , 倾听他们 , 做一些支持性工作 , 比给出轻飘飘的建议更合适 。
经历丧失的朋友需要一些外界力量的支持 , 同时也需要自身认知的调节 。 或许 , 《拥抱悲伤》这本书 , 可以为悲伤中的人们 , 带来心理的慰藉和支持 。
《拥抱悲伤》的作者梅根·迪瓦恩是一名心理咨询师 , 也是一个丧亲者 。 这种经历 , 让她能更清楚丧亲者需要怎样的支持 。
本文图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我们既把痛苦当作自我提升路上的礼物和考验 , 又拒绝让丧恸扰乱我们原本正常、快乐、美好、积极的行为举止 。 痛苦的情绪状态不会持续很久 , 它们只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加优秀、善良、“正常” 。 痛苦使人成长 。
这种观念美化了视悲伤为考验的逻辑 , 回避了现实世界中真实的痛苦 。
梅根·迪瓦恩在书中提出:
让丧亲者能够意识到 , 丧失的经历也许会一直伴随TA , 不会消失 。 与其把丧失当作一种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 不如看作一种经历 。 而能够与这种悲伤和解 , 与悲伤共处 , 才是生活的真相 。 了解为什么丧失会对一个人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影响 , 并通过一些简单的书写、拼贴画、摄影等方式 , 了解自己当下的生活和内心状态 , 聆听自我 , 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变 。
本文图片
*** 《拥抱悲伤》内容节选 ***
多久算久
那时我的丈夫马特已经去世一个多月 , 每次我对朋友说:“今天真难熬啊!”他们会问:“为什么?发生什么了?”我回答:“马特去世了 。 ”此时他们的反应是:“什么?你还在为这件事难过吗?”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01我和鹏是在朋友聚会上认识的 我以为我是个不讨喜的女人,也更加坚定了离婚的决心
- 张海林|她发朋友圈向300人借钱,一晚上凑齐30万,“债主”大半是陌生人……
- 朋友圈|“我想谈一场可以发朋友圈的爱情。”
- 海底捞|女朋友无意间发现海底捞隐藏技能?网友:救命!服务员放过我吧!
- 比悲伤更悲伤的爱情语录,心酸催泪,痛入骨髓!
- 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1、深厚的友谊就如一轮红日 一句话语问候一声早安,轻轻一按为你送去愉快,朋友,早安
- 本文转自:鲁南网山东淄博的小陈跟朋友一起去吃海底捞火锅 山东女子吃海底捞,却被服务员相中当儿媳?网友:可怜天下父母心
- 本文转自:上海长宁“夜以继日”“白加黑”“连轴转”“不眠不休”……自上海本轮疫情开始后这...|这些天,长宁这些医务工作者的朋友圈刷爆了……
- 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导语:女孩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 山东一女孩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一个细节让网友羡慕了:太有排面
- 今天才知道,对人体最有害的情绪,竟然不是愤怒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