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利用心理学手段,可以在5秒内控制一个人的思想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控制思想”看上去似乎是一个玄而又玄的话题 , 甚至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与“巫术”和“魔法”相关的超自然手段 。 然而 ,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与这种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也许有时只是5秒左右的一句话 , 就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一个人的思想发生改变 , 达到控制这个人思想的效果 。
本文图片
你所想的 , 并不一定是真的
之前网上曾经有一副比较有趣的图片 , 是一个过年回家的年轻人 , 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压岁钱时 , 一边面对亲戚打开自己的口袋 , 一边扭过头去 , 口中说着:“不要了不要了 。 ”这幅图画虽说有一些夸张 , 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种情况:当你嘴上表达着一种看似否定的观点时 , 其实也无意间将一种肯定的观点传达给了对方 。
【心理学|利用心理学手段,可以在5秒内控制一个人的思想】
本文图片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 , 这种表达属于是心理暗示(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的一种 。 心理暗示这一概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 指的就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对于自己内心态度、想法、感情等特性的影响 。
著名心理学家、神经学家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曾经提出震惊中外的条件反射理论 , 他就认为心理暗示属于一种人类生活当中最为简单和普遍的条件反射类型 。
本文图片
总的来看 , 心理暗示从主体来看可以分为来自外界及他人的和自我产生的这两种类型;从暗示类型上来看也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 。
在我们平常的经历当中 , 一定都有类似的经历:如果今天要面对一个重要的会议或者是演讲 , 那么自己心中难免会早早进入一种紧张状态 , 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发挥得好 , 一方面又害怕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丑” 。 所以会在心中暗示自己:一定没有事的 , 自己准备的很不错了 。
本文图片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 如果你是真的已经准备的不错的话 , 那么心理暗示会让自己变得相对安心 , 不再因为还问发生的事情而焦虑;假如你并未准备好 , 只是想要应付了事 , 那么这种心理暗示无疑会加重你的焦虑 , 甚至有可能会导致之后的活动“翻车” 。
交往中的言语“魔力”
上文当中我们提到了心理学当中的心理暗示理论 , 表明对于个体而言 , 心理暗示的影响对其生活比较明显 。 无独有偶的是 , 将个体放入社会和群体当中 , 我们会发现人与人的交往同样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
当你与他人发生互动 , 也许一句话就会因为接收的个体角度不同 , 而产生不同的含义 。 这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说者无心 , 听者有意” 。
本文图片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 , 致力于研究人与人交往过程当中产生的各种心理过程的学者们提出了各种相关理论 ,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 , 这种理论试图通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来探究人与人之间互动产生的动机、规则以及机制 。
其中比较重要的学者是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 他认为在每个个体心中 , 都有一套对于日常生活行为的定义 , 且将其进行符号化 , 变成一种个体化的认知 。 这种认知有的是能够统一的 , 然而大多数还是属于个体所私有的 。 于是在交往的过程当中 , 个体便会倾向于依照自己的那套符号体系去理解他人的言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怕啥来啥,原来其中蕴含这样心理学道理
- 心理学家|男人在哪个年龄阶段,最离不开女人?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 |发展心理学:为什么很多老人到了70岁就去世了,根本原因是什么?
- 心理学|心理学发现:不管你和丈夫多恩爱,有4个秘密都不能说出口
- 心理学|心理学:哪朵昙花盛开的最绚丽?测测你们的感情是一时还是一世!
- 恋爱|真正聪明的女人“治服”男人,其实只有一个手段,很高级
- 异性|想让异性喜欢你,用不着花钱,学会心理学中的三个效应就可以
- 心理学|心理学:如果发现男人自私、没有人情味,做这3件事非常有效
- 这个男人|让男人“上瘾”的女人,都会耍这些“手段”
- 心理学家:没事胡思乱想是一种病,得治